Thursday, March 29, 2007

观影有感二则

首先要说这绝不是所谓影评,我不会写什么影评,顶多算是偶然触发的一星半点的感想,以往连这样的感想也几乎没有写过。我看电影从来都是看个热闹,满足一下对故事的好奇心或者庸俗情感的冒险,而电视上放的电影更是打发时间、填补无聊的替代品。我判断好电影的标准,也无非是真不真实(剧情内在的真实,能否让人信服)、能不能让我感动(有没有共鸣)、剧情抓不抓人或者画面美不美(一般配合适当的音乐)等等,如此而已。

最近看了两部电影,都是买的DVD碟,也都是盗版,一部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简称《姨妈》),一部是《窃听风暴》(Lives of others,简称《窃听》)。这两年几乎没进过电影院,时不时买碟看看,也不经常。我如今买碟的原则是,如果有正版碟而且完整、原声,就买正版碟;如果官方既不引进,又或者发行的是删节、配音(我讨厌配音电影)版,只有买盗版。这次主要是奔着《窃听》去的,见有《姨妈》就一起拿了,回来才想起后者一定是有正版的,只好对许鞍华一众人说声歉愧了。

(一)

言归正传,先说对《姨妈》的感想。看这部片子是冲着许鞍华、周润发、斯琴高娃组合去的(当然受了早在去年就开始的宣传的影响)。但,说实话,看了有点失望。演员表现得都很不错,但整个影片还是让人觉得不满。我知道编剧和导演想反映中国如今的现实,这也是我唯一对片子的期望,但是很遗憾,它只是扫到了,完全没有深入,仅仅是触及,没办法说清楚是怎么回事、和你我有什么关系、以及它背后的更深的现实。非常肤浅。

只想从一点上来谈。剧情的主干,姨妈为什么会被潘知常骗?是因为她感情孤寂,没有知音。为什么孤身一人?是因为她离婚。为什么离婚?因为当初从上海去鞍山,大学生嫁给了一个(她不爱的)工人。最后姨妈回鞍山的原因,同样是在这样一条因果链上。但是剧中并没有在这个现实的表面深入下去,给一般人的感觉仅仅是姨妈个人性格、品性上的原因,那姨妈这个人的形象就没什么代表性了。实际上,它的背后则可能隐藏着这样一系列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学校毕业国家统一分配、大城市(或内地城市)青年支援边疆(或者老工业基地、三线建设、农村等等)、工人根红苗正阶级成分好、为了改善自身环境的婚姻、改革开放后大量的支边人士(或其子女)回大城市、各地发展不平衡、大型国企的衰落等等等等。这都是我们曾经非常熟悉的历史现实背景,也是造成姨妈这样的人如此奇怪生活的内在原因。换句话说,我们曾经生活在一个完全不能决定自己命运的时代,如今虽已比那时好了很多,但仍不能摆脱经济的、体制的、感情的、历史的种种羁绊,这也是为什么姨妈最后虽和家人团聚了,但我们丝毫不觉得生活让人愉快、有什
么希望。我想很多人都知道这个背景,但如果影片没有清晰地或深入地点明(或者联系)这层历史背景,大多数人是不会明白的,那么姨妈的生活,无论是前现代也好,后现代也好,在影片里也就变得没什么值得关注的意义了。

我想编剧是一定知道、懂得这个历史背景的(导演清不清楚就不好说了),而且恰恰想多多少少反映这段历史所造成的现实,但他没有(不愿?)更深入下去。我们说反映现实,现实不是孤立的,历史也是现实,是过去的现实,而且是造成今天现实的大部分原因的现实,如果不触及历史,所谓的反映现实不过是一句空话,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国家。为了证明我不是胡乱揣度编剧的意图,可以看看影片中另一个有点游离的人物,小女孩飞飞,她的父母(至少是一方)就是从上海去的新疆,而孩子则回了上海,和姨妈一样都是我前面所提到的那个历史背景的产物。

至于影片中对现实的种种社会现象的涉及,比如走投无路的打工者靠欺诈讹财、甚至最后因支付不了医药费亲手断了孩子的呼吸、骗子利用炒卖墓地骗钱,都没有深入,不过是非常肤浅的装饰,也多和整个影片不能融合成一体。这和《疯狂的石头》一类片子里对现实的涉及相似,仅仅是吸引观众注意的噱头,而《姨妈》和《疯狂的石头》又不同,前者虽然也有一点点喜剧成分,但还是个要认认真真反映人心反映现实的正剧,而后者则是一出历险、搞笑的娱乐剧。所以这种现实的装饰点缀也就唬唬不知深浅的港台或外国观众吧。

我总觉得中国的文艺不能制作出比较深刻、比较感人且真实的现实作品,主要原因固然是共产党政府、中宣部、广电总局、出版总署、电影局等机关、部门的限制、审查、删裁、禁止、惩罚、打压,但创作者由于上述原因而养成了不敢触及政治(在中国,历史也是政治,一切都关乎政治)、不敢深入讨论的思想习惯,以致于长期以来已经没有能力穿透热闹、虚浮的表面而进行更深层的观察和思考了,也是原因之一。换句话说,作家们所看到的还没有普通人所理解的直接、深入、真实,他们的作品怎么可能吸引人,甚至给人以感悟和启发呢?

我没有看过许鞍华全部作品,但也看过一些,印象深刻的是《投奔怒海》、《女人四十》(《客途秋恨》无缘一见,《千言万语》只看过片段,香港电视放过,大陆掐掉不少),甚至是《幽灵人间》。发现她是香港导演中不多的愿意反映大陆题材(或元素)的一个,但大都很平庸(《半生缘》我觉得一般,《玉观音》更劣)。这也许跟她不了解大陆的背景有关吧,大陆的历史太复杂了,连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都常常看不清楚,遑论外人?

(二)

德国影片《窃听风暴》就完全不同了,它不单题材是直面历史而去,而且非常冷静、沉着地深入人的内心,不只是揭示特殊个人在严酷、刻板的环境中的种种表现,在其背后更深刻地提出了“如果你是那个体制中的一员(包括剧作家和她的妻子,更包括监听的秘密警察),你将如何选择”这样直刺心肺的问题。

电影的背景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那时的民主德国有着我们文**革所不可能有的自**由(他们自然也没什么改革开放),又不具备同期(八十年代)中国所具有的那种思想解放的活跃和纷争;既有着社会主义专制国家类似的控制和恐惧,又有着我们所想象不到的庞大、严密的秘密警察体系(按照历史学家唐德刚的话说,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是没有秘密警察的警察国家,是专制国家的登峰造极)。但结局是让我们唏嘘的,同样是八**九年,他们终于推翻了柏林墙、摆脱了羁绊获得了自**由和解放,而我们则经历了血腥的毁灭和挫败。

影片贯穿两条人物、情节主线,一条是有自**由倾向的剧作家和他的演员妻子,另一条则是在暗处秘密监视他们的忠实、冷漠的警察。一边厢作家由消极隐忍走向反抗和揭露,妻子由忍辱背叛走向自杀赎罪,而另一边厢,冷酷的警察从情感寂寞(看他希望和招来的妓女交流可知)、爱慕女演员而忍不住干预他们的生活,到被作家的诗句所感动,不但回复了普通人的感觉,而且最终大胆地出手使作家免于牢狱甚至枪毙的灾祸。当然他仍然有普通人的软弱(或是为了救人采取的权宜),不得不在监视下逼妻子供出打字机的下落,因而间接造成了她的自杀和临死前她对他的憎恨。

情节非常真实,也非常感人。说实话,有两个场景,一个是妻子自杀,一个是最后前秘密警察看到作家在著作扉页写着献给编号某某监听员字样(也即他本人)的时候,曾让我一度激动,眼睛潮湿。尤其是后者,那种当一个人在平淡、寂寞的平凡生活中,突然发现另一个人在远处对自己内心深处曾经孤独、挣扎和痛苦的良知感激、致意的时候,怎不令人感动、感慨、欣慰呢?

这个片子很好(也许也有不足),但我却谈不出更深的道理,好在早已有几篇精彩的影评,珠玉在前,我就不饶舌了:

郝建:品味《别人的生活》(《窃听风暴》)三题

王怡:我们头顶干净的天空:电影《窃听风暴》

龙应台:你是有选择的——评《窃听风暴》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