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15, 2007

《三国志》读后点滴

:读书甚少心得,大多满足一下好奇心、虚荣心而已。前不久刚读完《三国志》,这书不如想象的有趣,有点意思的让《三国演义》差不多写尽了,最多的却是断朝烂报、陈词滥调,如果没有裴松之的注恐怕更加枯燥无聊。手上的这个版本因为是是影印缩印本,竖排、略有句读,不只字密,注文更是字小费眼。因为费力、枯燥,每日锱铢积累地只读几页,常常读着读着脑筋糊涂,梦游去者,前后用了四个多月才算完整读毕。即便如此,在读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也冒出些感想、念头,虽然既不全面也不系统,更免不了平庸无聊,但零星记录下来,也算对自己和这本书交个差。顺便说一句,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对此书的评点,从没看过,也没兴趣看,其他人津津乐道的我可能嗤之以鼻,反之亦然。如有雷同,纯属奇迹。

1、这是一部王纲解纽时代的军阀动乱史、征伐混战史、饥荒逃难史、杀戮奴役史、倒戈反叛史。

2、从此书可以看出,至魏汉时代,早已形成一套解释强权者当政、自圆其说的、公认的理论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以天意为托辞,上据尧舜周孔传说语录,下引东西两汉典章故事,贯穿以孝悌伦常,并以种种祥瑞异兆为点缀。既对专制的合法性加以肯定颂扬,也偶尔对帝王的穷奢极欲加以规劝。这套价值伦理系统既愚弄民众也说服自己。有意思的是统治者对这些东西的态度,是既信又不信,一方面相信其中的逻辑,以此增加统治的自信心、合法性,但另一方面等到自己所欲和理论相冲突时,却又可以抛开这些东西,提也不提,说与做可以互相矛盾、并行不悖。而一旦成功得手,这套理论又可以圆满加以阐释,堂堂皇皇,玄妙不已。

3、曹操有雄心有手段,有气质有度量,有文韬有武略,确实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刘备贵在有志气,始终不肯屈居人下,尽管有些虚伪,但还算比较心软仁慈;而孙权父子以豪强起家,始终免不了残暴本色,孙坚父子多被仇家所杀,孙权的报复也多以屠城灭族收场,以至于后世孙峻、孙綝、孙皓,一个比一个残忍。

4、后世很多人要为曹操翻案,实是因为《三国演义》之后,特别是清朝皇帝要树关羽这个忠义的典型,从官方到民间多以刘备为正宗,以曹操为篡逆。《三国志》之中并无对曹操有任何贬抑,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陈寿是晋朝的史官,而晋又是从魏"禅"变而来。

5、曹操年长刘备6岁,刘备年长孙权21岁;孙策与周瑜同岁,年长孙权7岁,长诸葛亮6岁;赤壁之战时,孔明28岁,周瑜34岁,鲁肃37岁。

6、曹操数夺人妻子,异姓子众多,他也不避讳,还曾得意向人夸耀他待这些异姓子不错。这些人中稍出名的有秦朗、何晏,秦在曹诸子中比较低调,不显山露水,倒也平安,而何晏则锋芒毕露,后因与曹爽结党亲近,被司马懿一并诛杀。当初朗父秦宜是吕布手下吏,其妻貌美,先被关羽所知,时曹操、刘备一同围攻吕布,关羽请求攻破吕布之后,将秦妻赐给他,曹答应,临到攻城,关羽又向操请求,引起操的怀疑,后特意先见,果然貌美,遂据为己有。之后张飞劝秦宜归顺刘备,秦却愿投奔曹操,为张飞所杀。战乱时候婚姻关系混乱并不出奇,但看到以上的轶事,让我想起那些以道德高尚相吹嘘标榜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他们身上这样的故事也发生了不少,区别在于,古人坦荡,他们猥琐、卑鄙,不但当婊子,还要在人们面前立个大大的牌坊。

7、曹丕自小在军旅征战中长大,闲时与众将士饮酒、摔跤、击剑为乐,真正患难之交、打成一片,故即便曹操一度偏爱少子曹植,想立为世子,仅在人脉支持上就相差太远,再加上袁绍、刘表废长立幼的失败例子在前,丕之继位顺理成章,至于吴质、杨修分别为丕、植谋划以邀宠于曹操的种种斗智,倒不是事情的关键。曹丕登基之后,对于曹植仍不放松,虽说封植为王,但多次更改封地,而且每次只有老弱残兵相随。后曹植几次上书请罪,只要求回到都城,为国出力,但丕始终不予理睬。

8、《魏志卷二十三》杜袭传中裴注述其祖杜根假死逃生一事,正是谭嗣同著名诗句"忍死须臾待杜根"典故出处。

9、读《魏志》的两大线索一是曹操父子的文攻武略,一是司马氏的篡魏兴晋;读《蜀志》的主要线索是刘备从四处逃窜到占蜀为王,和诸葛亮开创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读《吴志》的主要线索则是孙氏父子的征伐历史,和孙氏子孙的残暴杀戮。

10、司马氏以晋代魏,一如曹氏以魏代汉,有样学样,真可谓"现世报"。

11、高贵乡公曹髦愤而向司马氏的专权抗争、事败身死一节,颇为悲壮。陈寿身为晋臣,当然站在司马氏一边,事后司马氏加于曹髦的罪名与前面所述其日常为人不免矛盾,皇太后对于他的谴责中也可看出逻辑不通之处,恐有难言之隐,而从裴松之补充的其他史料则更可看出事情的原委,增添不少精彩。后世北魏孝庄帝仿效高贵乡公,虽成功诛杀尔朱荣,但结局却更加悲惨,事见《洛阳伽蓝记》。

12、并观司马氏杀曹髦以及诛杀曹爽一党,可见曹氏后人何其虚懦、无能,而司马氏何其阴险、凶悍,包藏祸心久矣,所列罪状多所捏造,再加上其同党的"揭发",和文革之后剿灭林、江之徒非常相似。

13、钟会聪练多谋,少年得志,深得司马昭宠信,遂雄心爆棚,先谗言杀嵇康,后贪功欺上,为实现野心不惜冒险,诬陷并诛杀邓艾父子,乃至贸然谋反,使大批蜀魏官吏死于混乱,成都陷入一场浩劫。

14、专制下的文网、言网严密残酷,即便是背后的牢骚话也会被人报告而遭祸,比如《魏志卷十二》崔琰、毛玠等人传记;而《吴志》中动辄灭门的例子更多,以孙皓为甚;《蜀志》中告密的例子也不少,比如马超告发彭羕,费袆举报杨仪。

15、关羽、张飞皆是当时名将,所谓"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其中关羽更是一度"威震华夏",并非《三国演义》的夸张编造。但即便如此,关羽也仅仅是一介武夫,并未超出曹刘孙诸位。直到清朝,皇帝亲自出面,"大树特树"关羽这个忠义的典型,在"四库备要武英殿本"《三国志蜀志》之前特别将乾隆的圣旨刊出。该圣旨说顺治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大帝",乾隆又再加"灵佑"二字,要求全国上下"咸知敬祀",而且当时所修的四库全书中所有关羽的谥号都应按照忠义而改,而其他流传民间修改不及的相关书籍,至少应将这段圣旨"刊载传末,用垂久远"。因此,从树立榜样来说,关羽是雷锋的前驱。

16、关羽之所以败亡于孙权这个蜀国的盟友,在于他于江东本是客人,结果一点不见外,反客为主,不但借了主人的地方不还,而且态度狂傲侮慢。真是咎由自取。

17、裴注引证说陈寿曾在孔明之子诸葛瞻手下作过吏,有些过节,故陈寿责备瞻在限制宦官黄皓专权上没有尽到责任。以及前述乾隆圣旨里也说,"陈寿于蜀汉有嫌,所撰《三国志》多存私见"。其实,除了陈寿身为晋臣不得不掩盖司马家的一些丑事之外,这些都不重要,议论的时候,史书作者有自己的偏见也很正常。如今看来,旧时史书哪一部不带有那时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的印记,后人看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18、蜀国不置史官,这也许是诸葛亮治国的失误,因而蜀志相对简略(其国寿命本身也比魏、吴两国短),有些传记多传说、传奇,少正史资料,比如《诸葛亮传》等。不过,正因为有了详尽的史书记载,魏、吴两国传中也就多了许多罗嗦连篇、沉闷无聊的断朝烂报、君诏臣表,读来苦不堪言,又毫无用处。

19、陈寿等当时人的看法是,诸葛亮治理国家平定戎夷的才干高于他行军打仗的谋略,所谓:"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20、诸葛亮家原姓葛,因祖先从诸县迁居琅琊时,本地另有葛姓人家,当地人为区别,在姓前加祖居地"诸",日久成复姓诸葛。

21、诸葛一门各在三国皆为重臣,诸葛亮是蜀国丞相、开国功勋、托孤老臣,其兄诸葛恪父子两代俱为吴国首辅大臣,他们的同宗诸葛诞也曾是魏国司马懿手下出名的将军、封疆重臣。

22、其时战乱,流离失所,士人多避难江东,甚至逃到极南的交州。到三国鼎立,互相为敌,音讯阻隔可以想见,就在这时互相还能书信交往,实在令人难以想象。《蜀志卷八》裴注载魏朝元老王朗写给蜀国大臣也是中原名宿许靖的书信,言辞一如魏晋文章的清简峻雅,但即便内中包含多少老友之间的渴念之情,骨子里仍不过是"奉旨统战"。

23、《蜀志卷十》叙魏延造反、杨仪剿灭,特别是裴注引《魏略》所载,让人觉得像极了后世中共内斗,毛泽东诬张国焘背叛中央一事。而我看魏延被冤枉的可能性甚大。

24、《吴志卷二孙权传》裴注引《吴历》记载,曹操与孙权对阵濡须,见到吴军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同注引《魏略》所载,也是这个时候,"草船接箭"的是孙权,不是诸葛亮,也不在赤壁。但这些说法更可能是传说,并非信史。

25、《吴志卷二孙权传》裴注引《江表传》载,有个郑泉嗜酒如命,说希望整日待在装满酒的船上,每想喝酒,即伸头痛饮,累了就吃些下酒菜,之后再饮,船里的酒随时添加。这让我想起几年前还在公司上班时,有一次被作销售的同事拉上,一起陪某地市级移动公司的客户吃饭、桑拿,宵夜时闲聊,这位客户半开玩笑说,希望有朝一日和众美女泛舟于水上,不必费事穿衣服,每有意,便于船上随意交合,整日寻欢作乐,岂不快哉?原来酒鬼和色鬼的理想如此相似!

26、曹操、孙权皆多妻,相对而言,刘备的妻妾较少。曹氏后宫虽也有争宠、废立之事,若论后宫之乱,以孙氏为最。嫔妃更迭频繁,甚至有孙权娶表侄女、孙休娶外甥女的乱伦之举。后宫争宠,妒谮以害,乃有潘夫人因阴妒残忍,被宫人杀死;以及大虎、小虎(亦即鲁班、鲁育)姊妹手足相残。至于孙皓夺人妻女更是登峰造极。

27、《吴志卷十七》是仪不愿说人是非,也许是老好人明哲保身,但绝不是坏人。难能可贵的是,当时吕壹大兴诬陷弹劾,孙权大怒,将被诬的大臣入狱,并找诸大臣提供证词,其他人在形势逼迫之下,纷纷承认听过该大臣的罪行,只有是仪在连日严厉的追问、压逼之下,始终不愿撒谎,孙权终于放过他和那个大臣。如此在权威下勇敢坚持,且能全身而退的人,全书少见。

28、观《吴志卷十九》诸葛恪传、孙峻传,即便诸葛恪有很多性格上的缺点,孙峻杀恪的理由始终不够充分,让人信服,而且对于峻杀恪的谋划过程也语焉不详。这大概不是陈寿为孙峻讳言,而是陈寿根据的是吴国史官记载,应是吴国史书中不敢明言的缘故。

29、诸葛恪满门被杀之后,唯有臧均敢上书请求准许诸葛恪的下属收葬恪,这大概与所谓"敢于抚哭叛徒的吊客"庶几近之吧。

30、对于孙峻这样的暴君,真无道理可讲,群臣士人皆命在旦夕之间,连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道理都无从谈起。本书最后一卷所记五个吴国大臣,除一人外,皆死于孙皓之手。

31、三国之间征战,各种谋略层出不穷,其中诈降、诈叛、反间等计在书中记载最多,而以魏吴之间使用最为频繁,这些计谋大多是诱敌深入,以求一战之利。惟魏将隐蕃(见《吴志卷十七》胡综传)似有所不同,处心积虑,时间既久,颇得吴臣信任,后来谋叛而失败。这大概开了"无间道"之先河。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