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30, 2008

目前手边有关胡适的书籍

(大约以购入先后为序,小计,备忘)

《(胡适)论读书与治学》
《中国哲学史大纲(外一种)》
《胡适口述自传》(有安教和广师两个版本)
《胡适杂忆》
《胡适的声音》
《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四十自述》
《重寻胡适历程》
《论学谈诗二十年》
《胡适留学日记》(上下册)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其中三篇关于胡适)
《胡适日记全编8》
《胡适传记作品全编第四卷》
《瞧!这人——胡适(1891-1927)》
《胡适与鲁迅》
《胡适和他的朋友们》
《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上下册)
《胡适文集5》

Friday, July 25, 2008

就是这张照片引发“严重政治事件”

《伤者》,前美联社驻京记者刘香成拍摄于捌玖陆肆















报道,《新京报》因这张照片被全面收回,并被中宣部追查。























(以上图片来自牛博

:正当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时,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是重大政治问题,更何况正戳中当局者内心黑暗的疮疤,所谓“哪壶不开提哪壶”,有心(或无知)的编辑记者们有难了。

:上述报道的文字详见这里

Thursday, July 24, 2008

(链接)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 真相终于全面揭开

:鉴于此博文中申明其主要内容由原作者独家授权,故仅提供文章链接如下)

壹报独家授权发布: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 真相终于全面揭开

Sunday, July 20, 2008

(转帖)王怡、冉云飞等:我们对警方逮捕黄琦的抗议

(转自冉云飞博客

冉按:四川大震给民众所带来的灾难有目共睹,天灾我们可以忍受,但人祸却不能忽略。救灾和灾后重建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不只是纳税人所养的政府理所当然应该做好此一工作,而且诸种民间机构与团体,也参与了大量的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工作,给灾区人民带去大量的关爱,弥补了政府救灾过程中之不足,为推进民间社会的良好健康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为中国社会的平稳良性改进做出了相应的示范。

可是,自从地震救灾特别是灾后重建以来,中央政府特别是四川省地方政府对诸种有关灾后重建的事,控制诸种不利于他们的信息。尤其是对于学校垮塌事件的调查以及受害学生家长的维权,倍加打压。这种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灾后重建的事,引起了诸如像黄琦这样的维权人士的极大关注,并给予适当的援手,也算为已经比较紧张的官民冲突寻找一种平和解决的突破口。可是地方政府却利用手中的公权力,粗暴地对待像黄琦这样在灾后重建中做了许多实事的人。据有关方面的信息所知,像黄琦这样被逮捕的四川维权人士,还不只是他一人,至少还有绵阳的曾宏玲、广汉的刘绍坤尚在羁押未判之中。我们呼吁警方保持克制,拿出依法的诚意来办事,而不是彰显一直以来的傲慢,增加社会的紧张和官民冲突。一个社会的良好发展,始于诸种利益的良好博弈与公正解决。有鉴于此,我们抗议警方对黄琦的逮捕,以及对曾宏玲、刘绍坤的羁押。下面是我们几位朋友对于黄琦先生被捕的抗议意见,欢迎朋友们转发、传播、关注。2008年7月20日6:41分于成都



我们对黄琦因参与救灾被成都警方逮捕的声明

王怡 冉云飞 廖亦武 李亚东


致成都市警方、政府、人大及广大市民:

2008年7月19日,我们在朋友聚会中,得知自6月10以来被成都警方刑事拘留的黄琦先生,已于今日下午,因“非法持有国家机密”的罪名被正式逮捕。

我们与黄琦素不相识,但尊敬他创办“天网”、致力于公民维权的努力。我们知道他曾因此坐牢,并在狱中遭受不当待遇,出狱后留下脑部疼痛等多处后遗症。我们尊敬他在此情况下,仍然坚持从事“天网”的民间维权活动,尤其是为陆肆受难者家属唐妈妈争取政府补偿金的努力。

作为经历了512大地震的几位四川知识分子,我们尤其尊敬黄琦先生在地震后,参与民间震后救灾的工作。我们知道他在灾区为灾民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资援助,也与地震罹难者学生的家长有所联系。

但我们非常不理解,一个普通公民参与救灾、了解灾区真实情形,这和“国家机密”有什么关系?我们也曾以普通公民身份,参与过一些灾区救助的工作。我们和黄琦先生一样,也和成千上万在灾区的民间志愿者一样,因此了解到一些非官方的、甚至与媒体的报道不完全一致的信息。可是,难道一个公民从媒体以外了解到的信息,就属于“国家机密”吗?难道国家天然地拥有一切社会信息的所有权吗?难道一个公民有幸(或不幸)见到或听到了一些和政府口径不一致的信息,他就“非法持有国家机密”了吗?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每一个和黄琦说过话的灾民,都非法持有着国家机密。换言之,一旦他们成了灾民,他们就同时成了“国家机密”或携带国家机密的病毒。成都和四川警方应该逮捕每一个和黄琦有过接触的灾民,而不是仅仅逮捕黄琦一人。或者至少把所有灾民都隔离起来,免得我们一和他们说话,就触碰了国家机密。

基于法治的常识,我们知道所谓国家机密,第一是不为一般公民所知,第二是国家事先采取了保密措施。换言之,凡是能在大街上看到的事,都不是机密。凡是在大街上看见裸体,一定不是看见的人有问题,而是被看见的人有问题。也就是说,一个非国家机关的普通公民,除非他以非法的方式刺探、偷窃被国家机关预先加以保护的信息;否则,他所知道的任何信息,都不可能触及“非法持有国家机密”这一罪名。

因此,我们对成都警方因黄琦先生参与震后救灾而逮捕他、构陷他,不得不表示强烈的质疑、反对和抗议。尽管我们看出,地方政府似乎不太喜欢民间的救灾志愿活动,但成都警方逮捕黄琦的事件,仍然是令人震惊的。我们只能理解为这是对市民社会的一种否定,对民间的一次粗暴和傲慢的挑衅,也是对这个刚刚遭受地震的省份的一次羞辱。

我们基于个人的经验和良心,不相信这是一次公正的逮捕。但我们希望成都警方能以尊敬法治、尊重公民权利,同时也是尊重自己的方式,来处理这一案件。我们主张并支持媒体、网络和民间可以自由地报道和评论这一案件,我们更加鼓励成都和其他地方的知识分子、市民和媒体,更多地站出来质疑和批评成都警方,以公民的正当方式,帮助政府尊重他自己制定的法律。

我们呼吁成都警方对黄琦先生,不要采取任何刑讯逼供等违反法治的野蛮做法,呼吁成都警方准许黄琦先生的委托人可以与他见面,呼吁成都警方不要以非法的方式,继续骚扰、威胁黄琦身边的天网义工。

我们不愿这一案件,成为奥运年中又一次引起国际关注的糟糕的人权记录。但遗憾的是,我们怀疑成都警方正致力于这样做。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我们也不愿看到中国的人权状况总是遭到其他国家人士的批评,所以我们只好硬着头皮,率先批评自己的政府。

希望成都警方和成都司法部门,也能在这个案子中有率先的回应。愿我们的批评、抗议和政府的回应,都能成为对成都、对中国的祝福。

2008-7-19

本博附图:

黄琦:


















拘留通知书(接收人是黄母):






















逮捕通知书:

Saturday, July 19, 2008

soho小报被封

地产商潘石屹旗下的网站SOHO小报在诸多BSP中还算比较宽松,在奥运即将来临之际,该网站被封了。实际前三天已有觉察,但我以为只是其上的钱烈宪要发炎这种经常转贴各种“谣言”的“不正经”博客被封了呢,因钱烈宪在牛博有另一个窝,所以没有太在意。

直到昨天才隐约见有人在博客说是整个小报都给封了,刚才又偶然发现SOHO小报论坛上有大概是网管的消息通报,说因有不当言论不得已关站,以往只是封某个ID,这回实在顶不住,只能封网。

去其主页验证,果见其门上贴着内容类似的告示:

SOHO小报网暂时关闭通知

因极个别网友缺乏自律,在原小报博客中发布了敏感信息,与舆论要求不符,导致SOHO小报网暂时被关闭,我们正在按程序申请解禁。

现暂停服务,所有数据均保存完好,恢复使用时间另行公告通知,谢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请大家从爱护SOHO小报网的愿望出发,特别在奥运期间,谨慎发言,严禁发布违法信息。


SOHO小报网

2008年7月18日


噫!奥运,奥运,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肆虐!

我敢断言,这届破天荒在中国进行的奥运会,不管开得成开不成,必将成世界奥林匹克史上的一大笑柄。

Thursday, July 17, 2008

怒放的生命——杨佳

:网友用杨佳(对,就是那个刀毙6个上海警察的杨佳)博客的旅行照片制作的音乐视频,看了感到几分悲壮。几百年上千年过去了,中国民间仍然是一个渴望水浒式英雄的社会,悲耶!

Tuesday, July 15, 2008

(转载)陈志武:“北京共识”的现在与未来

:陈志武每次对中国经济的解说都比较能让我信服,而且有所启发,这篇亦如此。经常看到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大而不当地过份吹捧,总觉得不对,但又没什么深层的知识和信息从道理上反驳那些所谓专家,陈的解释比较合理。

以我的观察和理解,近现代以来,无论中西方,大部分的精英知识分子都是不同程度的理想主义左派,他们对社会主义、集权、共产党都有着一厢情愿地好感,当然不排除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受到了强权的逼迫或名利好处而说了违心话,但相信大部分还是真诚的。只有少数知识分子,如胡适等人,可以在共产主义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说其不过是一股逆流,并断言其必败,这样的既有头脑和眼光,又有良心和品格的知识分子才是让我真正佩服的知识分子。

读了陈志武的访问,虽然知道了中国的发展并不像很多专家说得那么“伟、光、正”,但反而让我对中国的未来觉得乐观,因为形势比人强,任何强大的势力也挡不住历史潮流的发展,一朝走运并不代表你可以掌控未来。

(下文源于《南风窗》,转自网易

陈志武:“北京共识”的现在与未来
  
采访者:赵灵敏  受访者:陈志武


针对中国改革开放后创造的经济奇迹,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高盛公司的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曾发表调查论文,认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他把这一模式称之为“北京共识”。在他看来,建立在“北京共识”基础上的中国经验具有普世价值,不少可供其他发展中国家参考,可算是落后国家寻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一种模式。

那么,如何看待这个总结?在制度经济学家看来,中国经济奇迹的形成背后,到底有哪些被忽略了的因素?经济的高增长能否持续下去?本刊记者专访了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

“北京共识”,太早了

《南风窗》: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保障体系、法治、责任政府等是经济发展的必需要素,但中国在所有这些都付之阙如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经济奇迹”,那么,中国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吗?您如何评价“北京共识”?

陈志武:制度经济学的那些结论,不是针对模仿性高的制造业而言,因为制造业对制度环境的要求不高。比如,儿时在湖南农村,偶尔会和小伙伴因为偷吃别人家的黄瓜被大人骂。但是,也就是偷吃点黄瓜、西瓜而已,不会去偷家具、抢劫,或者抢占房子。可见对主要财产当然有严格的保护规范,只是在那个环境里,那种产权和契约权利的规范不是靠大刀阔斧的正规法治,而是靠隐形的规则。当生活、交易的范围局限在熟人之内,平时的产品和财产也基本都是有形的实物,那么,实物的“实”本身就为财产和交易关系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有没有刚性的非人格化的法治不是决定性的。

但,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等契约性经济,建立知识产权体系,情况就大为不同了。我们总说中国制造业的利润太低,钱都被西方品牌拿去了,但反过来想想,为什么中国做不出自己的品牌?这是因为中国的产权保障体系太差了。

我有个在美国做律师的朋友,专做专利诉讼代理。他告诉我,在国内如果你买一个公司的产品(比如,电脑)后要起诉厂家,到了法院,即使你出示发票证明你是真金白银买的、而且出示的电脑也是对方公司的品牌,中国法院也不一定承认你的电脑真的是被告公司制造的,品牌商也会以电脑是假冒的为由不承担责任,法官和律师竟然也会接受这样的理由。你把这类案子告诉美国律师,他们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美国,一个人买了电脑,即使没有收据,只要是某个品牌,那个品牌商就要承担责任,赔偿消费者。当然,如果真是假冒的,品牌商可以回过头来起诉假冒者,但这是另一回事了——只要中国的司法逻辑是这样的,对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就会继续成问题,中国的品牌价值难以培植,钱就继续被西方品牌拿去了。

至于“北京共识”,我觉得还太早,太着急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检验。人各有志,有人对“北京共识”欢欣鼓舞,我无话可说。但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60年,国际学术界多次犯过下结论太早的错误,也把世界导入歧途。一次是对苏联早期模式的过分推崇。1930年代,苏联的经济也是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而西方则正在经历大萧条,巨大的反差让许多人开始推崇国有制和计划经济,左派经济学家都认为资本主义的丧钟因此敲响了。

从1940年代开始,凯恩斯等许多经济学家提出的加强政府干预和管制的理论,在包括西欧和美国在内的市场经济国家得到推行,许多二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学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但到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这种国有或者管制经济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不得不重新开始私有化。这才有了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夫人对英国经济的改造,也有了之后20年全球范围内的私有化高潮。之所以这么多国家都走了一个来回,就是因为当初针对苏联的经济模式过早下了错误结论,给世界带来恶果。

另一次是关于东亚模式。我1986年刚到美国留学时,几乎每个大学的商学院都在找懂日本经济和文化的学者来讲学,都在研究亚洲式政府工业政策、政府管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到1990年日本经济开始衰退之后,今天几乎没有哪个商学院还教日本管理模式或经济模式了。到1990年代中期,又是“亚洲经济奇迹”热,都去谈论东亚增长模式的优势,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又把许多人的饭碗砸了。今天的“北京共识”在未来的命运会如何?大家还是自己判断或交给历史吧。

《南风窗》:对于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而言,中国“经济奇迹”意味着什么?

陈志武:中国制造虽然污染了中国的环境,劳工所得也低,但确实在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加了其他国家人们的福利,让他们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更好的产品。但对其他国家的制造业而言,就是另一番景象了。由于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再加上蓝领工人可替代性很强,讨价还价能力弱,在许多国家,一部分劳工的就业机会被剥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别国的劳资矛盾。比如,由于来自中国的成本压力,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的股东很愤怒,因为以前订的工人工资和福利都太高、条件太好了,所以,美国汽车业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

放在印、俄的比较视野内

《南风窗》:为了理解中国经济奇迹,我想可以回到最初的路径选择上。不理解最初的选择,谈共识似乎就缺少了一个基础。

陈志武:很多人把中国的经济成就归因于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人口红利、勤劳等因素,事实上,这些都对,它们都很重要,但不是基础性的。因为在晚清和民国,中国也有市场经济,也有被迫的对外开放,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比今天还高,人民也一样勤劳,但并没有产生今天经济意义上的成功。

为什么中国近30年的经济成就特别突出呢?这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成熟的现代工业技术和自由贸易体系之上的,而这两方面的基础条件在晚清、民国时期都不存在。今天,中国GDP 的85%左右来自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包括能源、金融、制造业、运输业、互联网、电脑等等,而它们无不是来自于西方;中国的产品能流通全世界,也离不开由西方建立的自由贸易体系。所以,与其说中国经济奇迹是中国人自己的,不如说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结果。

当然,这只是产生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基础性条件,因为印度、俄罗斯、越南等国也拥有这些条件,但却没有产生和中国一样的经济奇迹。这是因为中国和以上几国在这轮全球化初期的国情和条件的不同,使它们各自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

首先,中国自1950年代以来,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和人为灾难,到了1970年代末,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危机已经非常严重,再不改变就可能会崩溃,这就迫使人们进行彻底的反思。邓小平提出的“猫论”,在其它左倾社会里都可能难以被接受,但在中国却成为当年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而且改革开放也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保持现状的惰性,只要危机不是迫在眉睫,人们就倾向于沿着已有的路径走下去。但到了1978年左右,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当时的制度已难以维系,是糟无可糟了,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根本性改革的阻力是很小的。

而印度在1947年独立后就确立了民主制度,有权力制衡,有选举,有一定程度上的法治。我们知道,民主制度的目的本来不是为了寻找客观最好的决策,而是为了避免集权者做出坏的决策贻害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民主制度在于最小化坏决策的频率、在于维系现状、在于和谐稳定,除非社会出现危机,否则民主制度不利于大刀阔斧式改革的出现。印度独立并建立民主之后,其社会一直是左派占主流,反对市场化、反对全球化,执行的是计划经济,所以,一直到1993年前,很难选择市场化、全球化的改革路径。

更何况,按照世界银行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来的数字,中国在1980年的人均GDP是440美元,而印度是668美元,在这种收入水平和没有社会危机的情况下,虽然成熟的工业技术和全球贸易秩序于1980年代早就送到印度门口,可印度的改革动力显然没有中国充足。没有中国大跃进、“文革”式的危机是印度的幸福,但也成了推迟其改革的原因。因此,印度到1993年看到中国的快速发展后,才感到压力,才开始放弃计划经济,选择经济自由化和对外开放。

《南风窗》:俄罗斯跟中国比又是怎样呢?毕竟在改革前体制上有类似之处。

陈志武:我们先要看到,各国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无非有两种来源:内生型的和外生型的。前者主要是靠内需的增加来刺激其经济增长的引擎,内需增加后,就需要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配套发展,才能满足国内需求,美国和大部分西欧国家走的是这条路。但是,内生型的增长模式对国内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商业制度和人们的安全感有很高的要求,否则,在这些制度机制不到位的时候,内需会难以自生。

外生型的增长模式,其发展由外部市场的需求带动,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走的是这条路。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发展初期本国不一定要进行大的体制改革,而且见效很快。过去30年,中国通过人权状况和劳工条件,不计入成本的环境透支来发展经济,走的就是这条路。而中国之所以在1978年后能选择这种模式,是由中国的人口、劳动力成本以及基本成型的工业基础决定的。

可是,俄罗斯没法选择外生型的增长模式,也就不能选择中国渐进式改革路径。俄罗斯有2亿人口,在1980年的人均GDP是8000美元,差不多是当时中国的20倍;1990年其人均GDP大约是9000美元;而中国在1990年有10亿人口,人均GDP1300美元。所以,中国可以选择成为世界工厂,而俄罗斯则不可能,因为它没有中国那样的人口禀赋,劳动力成本也太高了。于是,俄罗斯被迫要走内生型的经济发展之路,这就要求它先从体制改革上开始,否则内需难以启动。这就是俄罗斯跟中国在结束计划国有经济时的起点差别,俄罗斯的改革路径选择不是像一些经济学家所认为的因为俄罗斯人笨,没有选择加工贸易这条路,而是因为改革之初的起点不同。他们当时比中国富很多,不知道这是俄罗斯的幸运,还是它的不幸?

《南风窗》:“北京共识”没有谈论几年,中国制造就碰到了很多困难。您认为中国的这种高增长是可以持续的吗?

陈志武:可以持续,但这取决于能否进一步改革为国有经济服务的体制、取决于宪政法治的发展。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出口增长很快。在美国,除了收入非常高的家庭追求品牌以外,一般的中产阶级和穷人,大部分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中国制造的,从窗帘、被子、电视机、电脑、家具,不一而足。美国的家具行业本来集中在南卡罗莱纳、北卡罗莱纳,现在也都被中国制造的便宜家具打垮了,原来的家具制造商转行成了进出口贸易商。

在我所在的耶鲁大学,有来自很多国家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都对中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出口可挖掘的潜力越来越小了,要大规模地扩大出口市场已经不现实了。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兴起,中国的已有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是已经走到了尽头,可持续性越来越差了。下一步必须靠内需带动了。

另外,中国的国有制和政府管制体制也决定了,过去能倾全国之力来集中调动资源,建设运输网络和大工业项目,这对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一直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把资源和收入都通过国有制集中在政府手里花,也带来众多的弊病。首先,中国并不是总要把所有资源和财力集中在基础设施和工业的建设上,毕竟中国的基础设施已很广泛,工业产能也严重过剩,不能总把资源集中在这些形象工程上;其次,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消耗太多能源、资源和环境,随着资源价格在全球的猛涨,基于工业和基础设施的经济模式已经难以持续,环境破坏也无法再扩大了。为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度,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持续增长,增加内需、大力发展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才有持续增长的希望。而这些产业的发展更多要求的是制度保障、法治环境和人的创造力,在这些方面虽然已经有许多发展,但还不够。

《南风窗》:人们普遍认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低工资带来的比较优势。但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是高于印度、越南等国的,但竞争力仍高于这些地方,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陈志武: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规模效应。中国的工资水平是近几年才涨起来的,以前20多年的投资还是很多的,因为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完整的产业链,这些投资一时是不会走的;当然,工资的上涨对新投资是阻力,所以英特尔选择在越南建新的工厂;另外,工资上涨的影响不是一下子就体现出来的,投资者还要进行评估,但在人民币升值、新的《劳动合同法》出台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我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压力是很大的,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大。

未来,中国的高增长要能够持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是持续推进国有产权改革,让老百姓也能分享国有资产收益。在美国,除了工资收入,人们也通过房产、股票、企业等资产的增值来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所以,在私有制之下,只要美国经济稍增长一点,人们不仅看到劳动收入在增加,而且手中持有的私有财产也在增值,真是所谓的“双丰收”。有了“双丰收”,美国的内需不旺盛才怪呢。而在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的国有之下,大部分中国人都只有劳动收入,没有真正拥有资产性。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中国经济增长这么快、这么多,但内需却增长得慢多了,看不到应有的财富效应。没有资产性财富,老百姓怎么会有资产升值带来的财富效应呢?所以即便公有制再发展,国家再富裕,都和私人无关。国有土地、国有资产现在每年增值10万亿元左右,人均差不多8000元,但不会有哪个正常的中国人会认为自己可以因此一年多花8000元。

除了中国的资产升值75%由国家垄断之外,收入在政府与民间之间的分配也快速向政府方靠拢。从1995年到2007年,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政府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只分别增长了8% 和6.2%;2007年,政府税收增长31%,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才分别增长了12.2%、9.5%。所以,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再快,到老百姓手中的收入却以比政府财政收入慢得多的速度增长,民间消费内需当然不足。

当这么多资产和收入都掌握在政府手里,当这些资源和收入由官员们决定怎么花的时候,他们倾向于把钱投入到高楼大厦、标志性建筑、基础设施和各类形象工业工程上,所以才有中国经济增长靠投资驱动,而不是靠消费驱动。而如果把资产性财富还给老百姓,老百姓花钱考虑的项目和官员是迥然不同的,他们会更多考虑子女教育、养老、旅游等民生问题,会转换成对消费、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的主要资产和收入由政府掌握着决策权时,这必然对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形象工程有利,重化工业会最受宠,其经济增长会是投资带动的;当一国的资源和收入主要由老百姓来决定如何花费时,他们会更偏好跟民生、跟消费有关的需求,这必然对第三产业、对轻工业最有利,这当然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这种经济的增长更受消费的带动。这就是中国经济和前苏联经济都偏重化工业,而美国式私有经济偏重第三产业的原因。

第二是法治和民主。从这次汶川地震中我们看到,民主不仅不抽象,而且还具体到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的生命,涉及政府的财政开支和建设投资怎么花、往什么地方花的问题,是在政府大楼和形象工程上多花、还是在学校楼房上多花的问题。

《南风窗》:对中国目前的发展,您最担忧的是什么?

陈志武:“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倾向。人的本性往往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虽然形势严峻,但在现有体制还可维持的情况下,根本性的自省和革新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特别是今年以来,全民大众都加入到自我辩护、自我标榜的民族主义大潮中,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要走什么样的路,旁人很难阻挡。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很多时候即使你知道会有悲剧发生,但你无能为力。一个整天对中国唱赞歌的人,对中国的进步是没有好处的,说好听的话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对中国更有价值的反倒是谈“中国崩溃论”的那些人,我们完全可以从建设性的角度来看待他们,研究一下他们所说的崩溃的方向、原因,看有什么现在可以做的,让中国避开可能的陷阱。


延伸链接:陈志武:多读胡适

Wednesday, July 09, 2008

杂片过眼录(二)

:四月写过“杂片过眼录(一)”,有一段时间因无机顶盒,很少看电视,又碰巧搜了许多电影视频的链接,就一直在线看电影,后因地震发生、全无心情,中断一个月,六月又继续。

再加上“Youku(优酷)”、“土豆”这些大的视频网站一直拿不到广电总局的许可证,鉴于视频网站三巨头之一的“我乐(56)网”突然就给关了,至今也没开,所以将这些链接收藏尽量看完,一度成了我的任务了,呵。

据报道,优酷近期已获许可证(via Danwei)。

闲话少叙,以下为近两个多月所看杂片之名录(从四月底至今,差不多仍都是港片、旧片):

《非洲和尚》
《侠女》(上)
《侠女》(第二部)
《非常突然》
Run,Lola Run(《罗拉快跑》)
《七十二家房客》(楚原版)
《人民英雄》
《红粉动江湖》
《省港旗兵3》
《贼王之王》
《追女36房》
《迎春阁之风波》
《烈火青春》
《三十年细说从头》
《大地儿女》
《一乐也》
《的士大佬》
《雄心密令》(电视剧)
《千王斗千霸》
《夺帅》
《山中传奇》
《声色犬马》
《红场飞龙》
《十四女英豪》
《大军阀》
《浮云》
《大醉侠》
《福星闯江湖》
《笼民》
《蛊》
《师父出马》
《疯劫》
《错点鸳鸯》
《捉鼠记》
《秀才遇见兵/牛鬼蛇神》
《五福星撞鬼》
《运财五福星》
《香港奇案》
《成记茶楼》
《大哥成》
《奸人本色》
《神探Power之问米追凶》
《怪人怪事》
《八两金》
《邪斗邪》
《差人大佬搏命仔》
《年轻人》
《千言万语》

Thursday, July 03, 2008

打油诗一首:〇八纪事

(绝对原创,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火把夸名托奥运,
人群涌动狮子旗。
风雪连天壅国道,
艳照春光打酱油。
群氓网上骂汉奸,
愤青抵制家乐福。
川北地陷惊天下,
天灾人祸争第一。
惊魂未定范跑跑,
瓦砾余生朱坚强。
专家含泪齐护持,
无人敢说豆腐渣。
天谴斯通皆报应,
冤魂欢呼看足球。
原形毕露周老虎,
水落石出俯卧撑。
月黑风高大放火,
河蟹处处是神州。


再用复古和谐版贴一次:

 |河|月|水|原|冤|天|無|專|瓦|驚|天|川|憤|群|艷|風|人|火|
 |蟹|黑|落|形|魂|譴|人|家|礫|魂|災|北|青|氓|照|雪|群|把|
 |處|風|石|畢|歡|斯|敢|含|余|未|人|地|抵|網|春|連|涌|夸|
 |處|高|出|露|呼|通|說|淚|生|定|禍|陷|制|上|光|天|動|名|
 |是|大|俯|周|看|皆|豆|齊|朱|范|爭|驚|家|罵|打|壅|獅|托|
 |神|放|臥|老|足|報|腐|護|堅|跑|第|天|樂|漢|醬|國|子|奧|
 |州|火|撐|虎|球|應|渣|持|強|跑|一|下|福|奸|油|道|旗|運|
 |。|,|。|,|。|,|。|,|。|,|。|,|。|,|。|,|。|,|

Tuesday, July 01, 2008

哈,我就说没这么便宜的事

我昨天的点击率破天荒地有两百多个,对于我这个日点击只有区区几个的边脚草根博客就是大数字了,是我这几年在blogspot开博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今次如此“多”点击,无非两个原因:1、我的博客被GFW解封;2、网上大量搜索“瓮安”两个关键字,而我恰好写了有关此事的两个帖子。

但这个数字并没有破本人单日点击率的记录,该记录是在MSNspace的博客创造的:一天四百多个,是前年初因为“冰点”事件的搜索而“爆”增,但之后没两天这个blog就被服务商直接在国内封了,活脱脱一个“马上风”、“过把瘾就死”,到现在连我自己都进不去。

所以昨天一看到点击率忽增,一下就想起那个被封的blog了,所以一边有点意外(在Twitter上提到这段历史,顺便插句,Twitter现在也访问不了),一边心里嘀咕这也太顺了吧,历史会不会重演?但也没太往深里想。

谁知一念成谶,刚才发现这个博客再次被GFW,哈哈,不知我的嘴是乌鸦嘴,还是我的博客成了言论收紧的温度计?

刚露出水面透口气,又被打回原型去也,难道这就是我的宿命?哼!

下午六点Update:虽然又被GFW了,但今天的点击率却又破了我个人记录:一千多,没想到。主要因素是:一、网络“瓮安”关键词搜索;二、ESWN的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