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19, 2009

(转载)左方:我如何创办南方周末(下)

(转自翟明磊博客

左方:我如何创办南方周末(下) / 翟明磊


上篇


生存策略

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了,南方周末不断的打破真理报模式,为什么能生存?我觉得第一个是广东的大背景。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领导应该说都是思想比较开明,加上他面临港澳,接受新的思想比内地的领导要早一些、快一些。他能容忍我,大概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是我们的办报策略。因为我们始终注意不触及政府的底线。所以我很明确的提出南方周末要“四个维护”。第一个是维护共产党的领导,第二个是维护现行的政治体制,第三个是维护党的现行政策,第四个是维护社会的安定。这不是我的一种伪装,是我真实的办报方针。因为一碰就死了,你就办不下去了。

那么,既然“四个维护”,你还怎么还能搞活呢?怎么突破真理报模式呢?黄文俞临终前,我和他说,如果说真话有两种,一种是可说的,一种是不可说的。如果我们仅仅是根据政府认为可以说的说,我认为阿猫阿狗都会办报。把不可说的有一部分变成可说的才是办报人的本领。所以,我对黄文俞这个话是有所发展,我把不可说的真话划成两个东西,一个是硬雷区、一个是软雷区。

硬雷区我绝对不碰,你说我公开要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煽动群众反对改革开放这样的文章我不给你登,我守住这“四个维护”。但是我觉得有一些话中央、政府为什么不让你讲呢?因为他怕副作用过大。所以我觉得这些是软雷区。第一你要把握好舆论导向,你不要反对政府,你是在政府允许甚至在他提倡的范围内作为主导思想去写这个报道。另外你掌握一定的度,你不是挖得越深越好,有时候你要掌握一定的度。中国产生很多负面的东西你不要说是改革开放造成的,改革开放是好的,这样来讲导向就对了。所以,我借这四个维护,保证了我们的办报安全。我们还有很多具体的策略,比如说我异地监督,我监督外省的我不监督本省的,因为本省的直接捅到省里面,省里面的领导直接管我。但我监督外省的你不能直接管我。当时的形势上只能这样做,这是一种策略。敏感的题材用平庸的标题。不敏感的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在标题安排上,不要是这个题材悲伤的时候,你再加上一个很骟情的标题,很容易出事。敏感的问题放在不敏感的版面。读者来信放在中缝里面,但篇篇读者来信都在说南方周末做的对,我的目标就是冲中宣部唱对台戏。反面材料正面导向。导向上不能不做妥协,要相信读者,导向上讲维心的的话。揭发的度上还有技巧,敏感的人谈不敏感的事,敏感的事让不敏感的人谈。胡绩伟的名字六四后不能出现,我就约胡绩伟的游记——有什么不可以的嘛。我登胡绩伟的家事,他老婆为什么嫁给胡绩伟——<<我讨了个富婆>>。王蒙不做文化部部长了,我就谈王蒙研究《红楼梦》。

我还“鸡讲鸡话”鸭讲鸭语”,中央往往一些口号下来,它有它的解说,知识分子有知识分子的说法。我更多的采用知识分子的说法,这就是“鸡讲鸡话,鸭讲鸭语”。

办报的人还要学会政治分析 ,邓小平南巡的消息。我晚上下了班分析,邓小平的消息,谢非敢泄露吗,只能是邓小平本人。邓小平为什么把捅出去,是为了吸引香港传媒的注意。肯定他要讲话,为什么要出口转内销,他需要消化的过程,肯定是对当前的左不满。可能中国大的转折点到了。

我就试着发一篇《论奴性》,这是放一个政治汽球。放出来,没有反应,我就说以前的一些题材你们都可以写,不要担心。但是当大家都因南巡纷纷反左时,一旦都反左,我就要求编辑部原地踏步——不做被枪打的出头鸟。我都是从文革学来的。大家反左我就收兵了。你再清理也不能整到我。反正诸如此类的一些办法、策略,确保了南方周末的生存。

第三条,我们是个百万读者的大报,这也是我们生存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毕竟它要镇压我们的时候,要考虑老百姓的反应,因为我们是拥有百万发行量。一份报纸大概有6个读者读。我有六百万读者,这是我们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保障——不然我们早死掉了。

另外,我们给南方日报上交了相当多的利润,为了这个利润,南方日报千方百计地保护我们。我跟日报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可以领取利润的10%作为南方日报的奖金。这个合同基本上是每年跟南方日报定一次,现在的情况我不知道了。主要还是定利润额。因为每年利润额每年都会升高。95年,交了900多万,96年要交1700万。最高的时候好象是3900多万,接近4000万的利润。这样基本上快占集团利润的百分之百了。人家问我南方周末为什么不死?能做到全国独树一帜,人家不敢干的事你们都干了。按我的看法主要是这四条。

死里逃生记

93年之前,我们没有受过政府任何批评,都是表扬的。相反是省里面的先进集体,省委两次赠给我们“精神文明单位”。广东的气氛跟我们很融洽。

93年我们发行量达到一百万,正要办十周年庆典。

93年10月份,我们第一次受到政府的处分。这个处分很严厉,就是停刊整顿。起因是我们登了一篇文章:《袭警案》。就是老百姓把一个警察给杀了。后来查明这个警察做了很多坏事,老百姓才杀他的。文章是江西铁路局的一个作家写的。这篇文章登出来以后,公安部通过公安厅问我们,你们讲的这个案究竟出在哪一个具体的派出所。后来,我们才去问这个作者。结果承认是虚构的。

公安部长本来就有意见,因为我们总是批评公检法,这次算抓到把柄了——因为我们自己承认是假的了。他就告到中央,中央政法委书记批了,叫中宣部对我们进行严肃处理。这样,当时中宣部管新闻的常务副部长徐惟诚请示了部长丁关根,决定要我们停刊。

事后才知道,徐惟诚下杀手还因为我们报道了王蒙。王蒙从文化部长下来以后,新的文化部就连篇地批判他,他写了一个短篇小说叫《坚硬的稀粥》。讲的是一家人一向老爷子当家,每天早上喝稀粥,大家吃厌了,这时让大儿子出来改革早餐,换换花样,但是下面几个小家,有的有了孩子,有的刚结婚,有的没结婚,大家都交一样的钱,起了矛盾。最后还是老爷子当回家,还是吃稀粥。这时候文化部办的文化报定它“改革不成功,影射邓小平”, 整版整版地批王蒙。我当时很生气,说你不是要搞文革了吗?我就写了一篇叫做《王蒙的日常生活》,就说王蒙当时在研究《红楼梦》。

我还专门要了王蒙一张照片登在那里,文章登在一版左上角。我们在北京发行20多万,所有报刊叠着卖,露出的左上角都有王蒙的照片。结果北京市的报摊铺天盖地都是王蒙的照片。当时文化部那些人思想很左,气得不得了,说我们公开地跟他们打对台戏。他们就告到徐惟诚那儿了。

徐惟诚就跟光明日报理论部主任王强华讲,听说有一家报纸叫南方周末,这个报纸很坏,是不是把它停了算了?王强华告诉他,这是一个百万的报纸,读者影响很大,而且他们是有正式期刊号的。你没有一个很有力的理由,是没法停它的。所以,徐惟诚就把这个事情放下来了。

刚好,有两份告状信,一封是公安部的,就是袭警案失实的事;还有一封是安全部的。安全部的告状信说我们泄密,原因是我们登了一篇文章《白领阶层的黑色行动》。

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呢?就是北京有一个外商服务中心,专门管给外国雇佣中国人。他在那里抽钱。这样很多人就绕开它私下跟外商接触。大概有产生了很多矛盾,我们这篇文章就是报道这个事情。但是,文章中写了“外商服务公司是安全部办的”。 当时定位这个是国家机密。我们把这个事情公开了,安全部就认为我们泄密了,也要求中宣部处理我们。

因为这两个事,所以徐惟诚认为这是个铁钉子,就让我们宣布停报。这个停报的事——他不发文字,他打电话。打给省委宣传部,是一个分管新闻的副部长邹启宇接的电话。他就说“你要停南方周末这样一个重要的报纸?你们打电话不行,是不是发个公函来?”他说“不用公函了,这是会议的决定。他说有会议纪要,但不便发给你们。”后来邹启宇副部长说,停报这么大个事,只是一个电话,我们没法执行。结果就顶回去了。
后来他们第二天又打电话来了,说中宣部对你们广东省宣传部没有正式公函就不执行我们的指示,我们非常生气,说你们必须执行,只允许南方周末再出一期,就告读者开始停刊。这样省委宣传部觉得没有再谈的余地了,就马上发出通知。

南方报业集团提出不停刊行不行?那个副部长就讲说我们已经跟中宣部申请过,他们说不行。

这样,我们当时最头疼的问题是,我们停刊了,我们邮局有很多订货,我们该怎么办?这是个很头疼的事。另外一个是告读者书怎么写?有人就主张,干脆把中宣部停刊这个事说出来,有人说绝对不行,这样宣传部会很有意见。

后来,我想了一个晚上,这个事,究竟省委书记谢非知不知道?因为如果仅是中宣部的意见,省委书记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他还可以说情。所以,我早上起来就去报社,今天是南方日报的社庆,老社长都来了。

我就找社长刘陶,我问他谢非知不知道这个事?如果不知道,我觉得报社应该争取。刘陶告诉我,谢非出国了。他说昨天晚上已经跟主管工作的委省副书记黄华华通过电话,黄华华说他不知道。

因为是社庆,把历代的南方日报的领导和老同志都请回来了。黄文俞也是老领导,他就用手招我上主席台。黄文俞就很亲切地跟我说“你胆子很大,这次你踩着地雷了”。但是黄文俞这么一讲,当时主张办南方周末,现在退下来的老社长丁希凌叫起来了,说南方周末没有错,不管谁要停南方周末都是错误的。他还说“你不要紧张,以后你们再出刊的时候,你们不是一百万,是二百万的发行量”。

他说每期南方周末他都看,但是他说没看出有任何的问题。在主席台里面就议论开了。 由老丁先发炮,就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但我当时采取的是低姿态,我就说我们有错误,因为毕竟是失实了。我说我们会总结教训,之后就没说别的话。不管他们很激昂地在支持我们,但是我始终采取很低调的态度。

保卫科通知我,说国家安全厅要找我谈话。我知道又是那个事。

安全厅有一个老同志,恐怕也是个比较高级的干部来调查泄密事件。我蛮紧张,双手都发抖,但他主动向我递了一支烟,我马上镇定下来。我就解释,这个稿子是公安部长审过的,而且特意让作者北京日报记者交给南方周末发表。原来安全部办了这个外商服务中心,但是出了麻烦总是公安部劳动部去解决,于是公安部与安全部产生了矛盾。我一看公安部长都审了,我就发了。

这老同志跟我讲他是南方周末的忠实读者,他不管出差到哪里,礼拜五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上街头买南方周末。”你这篇文章登出来之后,我看过,完全符合事实。但是唯一的错误就是这句话,这是一篇好文章。但我现在不是吓唬你,你是可以拘留15天的。他说只要安全部说要把你拘留,我们也没办法保你,你自己要有个思想准备。”

那时候我晚上睡觉,突然间听到警车响,我不知道是不是来抓我,我一下子就醒来了,根本没法睡觉。

第二天,社长刘陶找我,说我们的报纸不用停了,说谢非同志有批示。谢非同志的话大概是这样的:“要处理一张报纸,首先要分清它是好报还是坏报。如果是一张好报,哪怕是一篇、两篇、三篇、四篇、五篇、六篇,”——他讲到了六篇文章——”如果有问题,都是具体文章的问题,中宣部对南方周末编辑部怎么处理都可以,但是报纸不能停。”

谢非是怎么知道这个事情的呢?大会散后,这些老同志又在一起开会了,照例要给南方日报提些建议。这天大家都在那里谈南方周末这个报纸不该停。这时候广东前任省委书记,人大主任林若,他也是南方日报的老领导。他就讲什么文章错误那么严重?一篇文章就要停报,拿文章给我看一看。后来就赶紧把文章给他看了,他看完以后说“你们公检法的问题少吗?就算批了你一个小警察,批错了又怎么样?”我们改革开放,经济搞好了,说我们是广东文化沙漠,我们办了一张好报纸又要停,广东省就是不敢顶,不停它又能怎么样?”大概林若讲了这样的话。

黄文俞听了以后,讲“你是当过省委书记,是大官,你讲话口硬,你是秀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只有做检讨的事。但是南方周末要停刊,告读者书必须由谢非签名,以对历史负责。谢非不签名,你们不要登。”他说话也是很硬的。

这些情况都是南方日报一个退休的副社长黄每透露给我的,他还说:“我今天要来给你传达这个事,不是我们几个老人在那里胡说八道。这是中国广东几代新闻界老共产党人对你的支持,你有了这几句话,你的撤职应该心安理得”。我说如果撤职,我心里很安,能得到这么多老前辈的支持。

林若打电话给黄华华,把这次会上所有人的话转给黄华华,黄华华就转给谢非,谢非接了电话后,就把他带出国的那些智囊都找来,把这个情况跟大家讲了。大家就说这些人把我们广东人都逼得没路走了。又说我们是广东文化沙漠。我们办好一张报纸又要停刊。这次我们不能再退让,不停。

谢非就说不停,那得有个理由啊?他这几句话是他的智囊给他讲出来的。

后来就把谢非的意见报了中宣部,中宣部就说谢非,你就这么一句话不行。你们如果不停,需要广东省委的正式文件、正式报告。他停我们报,只是个电话,没有正式文件;但是我们不停,他就一定要省委的正式公文。省委还专门开了常委会讨论。给中宣部的报告是省委宣传部起草的。我后来听参加会的人告诉我,当时大家也很激动。这个报告里面有一句话“以上意见是否得当,请批示”。后来这些常委们说报纸是我们的,请谁批示?删去。

可见这时候南方周末能生存,里边有中央和全国的两种力量,就是“左”的跟“改革”的力量在抗衡。

中国的事情就跟钟摆一样的,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 “反左”的声音强起来了。但93年又反过来了,93年夏天的时候就治理整顿,这一年又是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左”的力量非常强,卷土重来。所以说,中国事情是钟摆效应,大家都是命运共同的。

谢非有一个意见就是叫南方周末在头条写出一篇检讨文章,但是报纸不停,要争取主动。要省宣传部长于幼军跟分管南方周末的副总和南方周末的主编上北京直接向中宣部汇报,给个面子。所以,我就写了《沉痛的教训》。文章登出来,我差不多收到有一千多个读者来信。有90%赞扬南方周末这种大报气度,说失实的报纸多了去,只有南方周末为一篇文章的失实,在头条里面做这么深刻的检讨。读者说以后会更爱南方周末。但是只有百分之七八的人说,我们从这篇文章里面听到你们痛苦的呻吟。即使南方周末今后再办下去,也不会再是我们的南方周末了。他知道我们是受到严重打击写下来的,以后南方周末方针一定要变。

正因为这样,我就跟编辑部讲我们的方针一点也不能变,该讲的话还是要讲。有人问我“你在整顿期间,这样行吗?”我说你们知道台风中心是最安全的。中宣部杀我们,谢非保了,没杀掉。他能又杀一次吗?但我们这时候调整我们的方针,我们将大量地失去我们的读者。我觉得我当时挺有胆量的,其实也是在文革中学的政治智慧。接着就整顿了。

这次事件对我们是个教训——必须有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我们以前是采编合一的,现在成立专门的记者团队,要把南方周末往新闻这方面去转了。于是我们做了一次真的整顿,而不是应付中宣部。而且我也做了三次检查。
广东宣传部部长于幼军找报社社长,说左方应该要撤职了,但是,刘陶社长说一个报纸出现新闻失实,如果不是有意的,是经常会出现的。他说左方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已经检讨了三次了,已经超规格了。他说如果为这个事撤他的职,以后谁再敢当总编辑?刘陶说我的水平就这么高,小于,你没经历过,处理一个人容易,平反难啊!但是以后你要给老左平反的时候就难了。把这个事情就顶过去了。

接着我们主动进攻,请中宣部领导吃饭,跟他们讲,说因为这个事,我们推迟了我们的十周年庆祝,现在准备办了。请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派领导来参加我们这个会。那时徐光春副部长就笑了,说好大胆的南方周末,我们杀你们不死,你们居然要我们来给你们祝寿! 后来,我到中宣部的副部长徐心华的房间,开心见诚地把我的思想都跟他吐露了。我说我没有别的意思,我说中国的新闻一定要转型的。我说我们转型,让中国的新闻更平稳地过渡。

南方周末为什么这次能死里逃生。

第一,大多数官员是这样的:当你触犯这种规则的时候,他因为有这种职务行为要批评你、通报你。但是他们作为读者身份的时候,绝大多数官员都是喜欢我们报纸的。实际上处理我们报纸的那个邹启宇副部长,他处理完,专门在春节给我们拜年。他跟我讲,他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时候,在阅览室看报,所有的报纸都是没有人碰过的、干干净净的。只有南方周末翻的很惨。他说所有的人见面都讲你们广东出了一张南方周末,他感到自豪。所以,不要看成我们跟政府对立、跟官员对立,没这回事。中宣部副部长徐心华和徐光春。他们说报纸办得不错,每期他们都带回去,家里人很喜欢看。

还有一种就是非常顽固的坚守真理报模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你突破了就是资本主义。这种完全是意识形态的东西,更多的是利益上的东西。你触犯了某个集团、某个部门的利益,他们要向中宣部告你们的状,中宣部又不能不处理,它是个执行机构。而且又有政法委书记的批示,他们是不能不去执行的。所以南方周末很多是触犯了这种既得利益。

但是南方周末从来没有后台。你问到谁在支持南方周末?我说南方周末没有后台。谢非保过我们,但是我从来没见过谢非,谢非从来没给我们任何指示;包括刘陶也没向他汇报我们南方周末的事情。

而且省委宣传部从来就是中宣部不下指示,它从来不批评我们,中宣部一下指示,他就照章办事,要压我们。但是没有中宣部的指示,完全是出于广东省自己的,我还没碰到过。中宣部有一个审读委员会。你问到审读小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都是一些老新闻工作者,退休的人。因为思想开放的人不可能愿意做这种“文化警察”。他挑选那些最“左”的,也是真理报模式的捍卫者,他请这些人来做审读。

<<南方周末>>出事是破坏既得利益者与意识形态的真理报模式,南方周末能死里逃生是因为改革派官员保护我们。

94年我就退休了,但江艺平接手时提出:要左方陪我跨世纪。所以我反聘回来协助江艺平工作。直到1998 年才完全退出。在江艺平手上,<<南方周末>>才真正地开花结果。

新闻改革四个阶段

回过头来看中国新闻改革的路:

第一个阶段就是突破真理报模式。 《 南方周末》的任务,第一就是突破真理报模式。当时学苏联很痛快。意料不到搞掉这么难。打破真理报的潜规则是通过报屁股造反达到的。在这种体制下只能走这条路。 第二,我们把报纸引进市场。真理报有上百条潜规则,打破这个潜规则。首先恢复报纸的商品属性走进市场。

但第一阶段真正市场功臣是黎元江。他是真正大规模地使报纸市场化,第二个是《华西都市报》,接着就是南方都市报。关健是第一任南方都市报老总,他来问我要办南都报,要不要去。我说要去,这是个伟大的事业。他说为什么?我说南方周末了不得就是在真理报模式打开一个洞,只有都市报才是真理报模式的融解剂,才能彻底融解,办南方都市报就是按黄文俞提法,“只要无害,就是赚钱”。都市报纸可能带来不少新闻垃圾,不要怕,因为只有通过这个才能把真理报融解。他一上来就搞了变性人的新闻。上了一版头条,还连载。不少人说关健怎么堕落到这个程度,我为他辩护“关健是玩浪者,我们是海边散步的人,玩浪的人是生死问题,我们可以说三道四,但心情是很不一样的。他登这个有什么了不起。报社不给他资金,他只有向市场讨生路。”

第一个阶段是南方周末与都市报完成的,这第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九八之后。如果第一阶段是“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不说假话。”第二阶段南方都市报的“满足读者的知情权”已把新闻自由做为办报诉求,也就意味着进入第二个阶段。第二阶段要有三个条件,一是真理报潜规则打破,第二条件是报纸进入市场。第三个条件互联网出现,第四新一代新闻人进入主导地位,高举新闻自由的旗帜。这个阶段是风险大大增加。我只是写检讨而已,他们不是写检讨的问题,而是要坐牢,新闻与体制正面冲撞,领军人物是程益中,李大同,焦国标。

这个阶段要重新建立新闻与民众的脐带。真理报时代传媒是很软弱的。“南都案”,“冰点”事件,老百姓都没有介入。而香港报媒出了事,老百姓是介入的。因为中国内地老百姓不知道传媒是代表他们的。新闻工作者使命不是异地监督,不是搞大案要案。而是民生问题,关心民众,维护权益,关怀他们,脐带才能重建。我讲的是“凉亭效应”,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传媒救不了他们。唯一能做的是凉亭,你老百姓来这来歇一下,抚伤口,替你呼唤不平,对民众做的是这样的事情。民众会慢慢感受传媒与他们的利益是联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并没否定广州禁摩政策,而是替摩托仔的苦衷讲话。广州政府敢于处理南方都市报,摩托车仔会造反的。南方周末写深圳的女儿国。揭发黑工厂,有个女工 出卖肉体才有工作岗位。我要抢救他们吗?不是,要给他们一点抚慰,还有爱他们的人在。只有这样新闻才能扎下根。我们才是有力量,如果老百姓意识到这个,他们才不敢这么放肆镇压传媒。脐带接起来,新闻才有力量,这力量不是我们的文章,而是我们文章后面的民众。七八年到九八盼了二十年时间,完成第一阶段,现在第二阶段也有十多年,但第二阶段的任务还未完成。

第二阶段新闻改革其实是与中国改革的最大问题联系的。因为中国改革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权贵跟经济的结合可能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危险,所以我记得钱钢问我,南方周末有一天刀往谁头上砍去?我说大刀向权贵资本主义头上砍去。因为这个东西已经开始露头了,官倒之后接下来就是圈地运动。我觉得这个是未来中国发展最大的阻力。十多年来,这个问题不但没有遏制,反而会更疯狂,变成一个社会大问题了,这是必然的。南方周末先磨剑,如果真的有一天剑磨出来的话,南方周末的刀有一天举起来的话,就是要向权贵资本主义头上砍去。中国最危险的就是权贵资产阶级。

第三个阶段:淡化传媒行政色彩,逐步走上主编独立。这是十多年以后的事,南方报业 总经理说他还是搞不清自己是企业,机关,还是事业。这个问题要搞清。必须淡化行政走上采编 独立。要渐渐淡化党的领导。
解放报禁。第四阶段。台湾陈映真和我谈过一次,他说:“台湾开放报禁前四个月我们都很兴奋,准备资金,人才,开放报禁,果然出现了很多报纸,人家都赞好,但卖不出去。我才知道开放市场不是给你办报的机会——没法和原来已占有大量资源的报纸较量。”真正到了第四阶段,报纸应当及早从体制内脱胎。
(全文完)



附左方简历:

左方先生是中国大陆著名周报南方周末的创始人。他1950年参军,在军队服役7年;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2年毕业分配到南方日报,长期任文艺编辑;1983年受命筹备办南方周末;1984年2月南方周末创刊后,历任副主编、主编,直至1994年退休。1994年至1998年返聘为南方周末工作。本文根据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卓丽凤博士和中心访问学者翟明磊先生访问左方先生的记录整理。

(转载)左方:我如何创办南方周末(上)

:读后短感——篇幅随长,但是精彩!过瘾!敬佩!所以不避侵权嫌疑,全文转载。

(转自翟明磊博客

左方:我如何创办南方周末(上) / 翟明磊

壹报主人按:2008与2009年的冬春之交,中国最优秀的报纸<<南方都市报>>与<<南方周末>>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牵动着每一个关心南方集团的人们的心。优秀报人江艺平再次被撤离南都领导岗位,检查组入驻集团。在此际,我既感到悲凉,也感到无力,只能发表此文以示支持。这篇文章献给那些新闻的理想主义者,因为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儿来,又将去哪里!文章显示了改革者的命运,广东省委对中宣部的抗命行动。也第一次披露当年南方周末差点被停刊的内幕。

现任的那些宣传官员从中可以读到什么叫历史的耻辱,也可以看到什么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读者首先读到的是由壹报主人撰写的左方简短侧记。此后,便是左方先生的口述实录,由壹报主人根据学者卓丽凤和翟明磊数次深入访谈纪录与的整理而成。我在整理的过程中深深体会,这份从未公布的口述将成为中国新闻人的精神财富,更增加了我将之公开的决心。

这些都是壹报得到港大授权在国内第一次发布。另外我向大家推荐《中国传媒风云录》一书(香港天地书局出版)。这本由港大新闻与媒体中心中国媒体研究中心出的书,纪录了十三位中国传媒先锋人物的曲折命运与不懈努力。左方只是其中的一章。壹报主人有幸参与写就了十二位人物的侧记。

永远的“造反派”—— 左方侧影
文:翟明磊

“可是,我又没见过左老师,怎么找到他?”我问,报人江艺平微笑:“不要紧,那个智慧的老人,你一下子就可认出来。”

坐在我对面的老头,额头宽大,两边的白发高耸,如同两支白翅膀。

他叫左方,但这不是他的真名。六岁时,他的父亲因为组织抗日游击队,被日本鬼子抓住枪杀了。抗美援朝时,这个十五岁的家中独子抛弃学业离家出走要参军——“为了让我们下一代不再做孤儿。我要保家卫国。”母亲发来三份病危电报,骗他回家后偷走了他的钱,并说如果上战场就断绝母子关系。这个小子马上断绝母子关系,跑进农村。在村里,他为自己起了个新名字,有个伯父是老革命,加入过左联,自名“左文”。于是他也改姓左,村干部指指桌上一份南方日报的“方”字说你就叫“左方”吧。

于是这个名字预示了命运,他成了一个狂热的左翼青年,满脑子革命思想;同时与南方日报结下不解之缘。在文革时成为名震一方的造反派领袖,夺了南方日报的权,可鼓动十万人上街。

于是一生中,两度被监禁,七年冷板凳。三次磨难,没有让他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的人。那是三次淬火,让一支宝剑更加锋利。

深深的七年反思,使曾经极左的他创办了一份反左的改革报纸南方周末,利用自己人生最后的时光创造了一份启蒙民智的刊物。而偏偏,曾被他夺了权的南方日报老总黄文俞成了最赏识他的伯乐。而他没想到曾经自己冒死揭发的走资派广东省委书记陶铸竟是打破真理报模式的先驱。世界便是这么诡异。

他说:“我是有三分文气,七分匪气。打江山都是有匪气的。”“我的朋友一当上官,我就不睬他们,我就是这样的人。”“办南方周末,我没有见过谢非,没有一个官员是我的靠山。”只能说保护南方周末是广东改革派官员与左方心心相印。

我问他领导一份报纸的道理。他说:“盗亦有道。庄子曰盗亦有道,先入,后出,均分,知否。”什么意思,他说:“偷东西先进去,偷完东西最后出来。偷了钱财,要平均分配,还要知道哪里有东西偷。”在南方周末早期,清洁工与总编的收入是一样的。在后来,记者的收入高于总编。他不许记者们叫他左总,而是直呼左方。在报社中,记者们怕他,连饭桌上他谈的永远是报纸。市场人员可以和他吵架踢翻电扇;美编骂他的娘,他追着让美编道歉,道完歉,他就完全不计仇。这种胸怀为南方周末迎来各路江湖中的新闻好汉。“总编,要有钱,手中没把米,叫鸡鸡不应。要有权。更要有人格魅力。”

老汉经常有奇想,南方周末找不到新路了,他一拍脑袋,搞个小字辈会议,三十岁以下的跟我开会去,三十岁以上的留下来,在苗圃他与年轻人喝酒论剑,找到了转型之路。

“南方周末这把剑如果磨好了,向谁的头上砍去?”老头大声说:“向权贵资本家头上砍去!”

“我们要重新建立报纸与民众的脐带。为他们鸣不平,呐喊,抚慰他们的心灵。”

这实在是一个永远的造反派,永远的破局者。对现实不满让他夺走资派的权,又让他突破了真理报模式。他的一生永不停息的是对权威的挑战。一个理想主义者,抛弃了乌托邦,回归人性。“我曾是革命者,但我知道革命救不了中国”。炯炯双眼,洞穿了一切。集儒释道于一身,我知道他仍在寻求真理,也总在飞翔。

最后,他说:“我要在家里挂两个大字,没人敢写,哪两个字:‘真魔’。我这一辈子都是真心实意投入的,真着魔了。妄心的佛就是魔,真心的魔就是佛。我是真魔。”

这样一个元气淋漓的老头。一个老魔头。


左方:我如何创办南方周末

我曾是造反派

1966年文革中,我是个造反派,第一个在广东夺权的造反派,我夺过南方日报的权。我可以发动十万人上街。

文革后,尽管我是反江青的,但受到审查。因为我不是“三种人”,没查出什么问题,就让我在南方日报资料室工作,坐了七年的冷板凳。一年审查期间,我看遍了鲁迅全集。在资料室的工作是剪报纸,给编委会写一周报纸动态。这时报社没有人敢跟我见面点头的.——当时批判我,挂的特大标语写的是:“左方是大乱广东多股帮派势力的黑高参。大乱南方日报的挂帅人物。”——谁敢理我。但资料室是和我一派的,他们同情我。省委党校与我互通资料。

在资料室七年,对文革与中国前途有比较彻底的清理。

我得出三个结论:

一,中国文革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后一战。而巴黎公社是第一战。上百年的共产运动结束了,这个阵营很快就要崩塌。共产主义要改造人性是不可能的。全面资本主义复辟不可避免。八十年代初我已得出了这个结论。

二,为什么那么多人追随文革,包括我自己为什么卷得这么深?为的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我们又不敢怀疑这个理想,结果长期压抑,造成严重的落差,毛泽东聪明地利用了这个能量。他为造反派创造了走资派这个斗争对象,于是这种压抑的能力释放出来——地下水喷出地面。右派,造反派,改革派这三种人都是社会不安定因素,都是不同时期社会裂缝冒出来的力量。

三,为什么文革这样的血腥?因为毛泽东阶级斗争理论利用了人性的恶,把恶神性化。幸亏我读了大量文学书籍接受十九世纪人性论,阶级斗争意识占据了我的前半生,但人性论拯救我。南方日报社前社长黄文俞是我负责的干校里牛棚的牛鬼蛇神,当时天气很冷,我看到老黄与另一走资派在露天抱着取暖。怎么办?我让他们进房间,阶级立场就出了问题。不叫,他们就会冻死。于是我叫他们建工具房让他们躲进去。黄文俞老了,我的人性提醒不能把他扔下悬崖,十九世纪人道主义的思想拯救了我的灵魂。

整整七年的反思,形成了南方周末的思想基础。我说过:《雷雨》有两个怪圈。一个是侍萍的下一代四凤又成了公子哥玩弄的对象,重复了她母亲的命运。另外一个怪圈,就是周萍、周冲、周朴园,其实中国的知识分子到国外去,他接受了一些民主的思想,所以他就是周冲,周朴园(老爷)当年就是很激进的周冲(二少爷),一个留德的公子哥居然跟侍萍有过真挚的爱情,而且跟周冲讲我的社会思想比你激进的多。但是周萍(大少爷),当年是有一个周冲的时期,他也是周冲。那么为什么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国的命运老在那里重复?中国知识分子一进入中国国内的文化土壤要么被毁灭,要么被扭曲,被扭曲的周冲就是周萍。吾尔开希在天安门广场是周冲,出了国就是周萍,如果他回来当领导他就是周朴园,我不相信通过暴力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只有改变这个循环圈,只有改变这个土壤,中国才有希望 ,办南方周末就基于这样的想法。

“五四运动”提出了科学跟民主,这是中国走向现代社会的一个开端。但是,由于苏联的十月革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跟民主的启蒙中断了。

所以我觉得,中国今天要重新走上现代社会,必须要做两个事,一个就是要延续“五四”运 动这个科学和民主的启蒙,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素质,第二个就是要发展经济,要成为一个强国。这个就是我在资料室冷藏的七年,读了大概有几千本书,思考的结果。

创办南方周末

也正是我在资料室时,报社要我筹办南方周末,当时成立了三人小组,我是组长。

我问过社长丁希凌,为什么要我来筹办南方周末,他提出三条,“第一条你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你的思维非常的活跃,你很敢想问题。所以,与其用一个不动脑子的人,听话的人,还不如用你。第二条理由,你一直是个实干派。 第三条,你尽管很大胆,但你在原则问题上是守纪律的。”

我又问,不少人反对,为什么你坚持要创办南方周末,丁希凌说:改革后,我有机会出国,看见国外的报纸都是好几叠,而中国的报纸只有一张,这是经济文化落后的表现。南方日报没有广告市场,不可能扩版。因此用四个版承担经济,政治报道,对文化方面没有办法照顾读者,所以是要办一张南方周末来作为补充。还有南方周末要为南方日报未来扩版培养专栏专刊的人才与经验。

1984年创办南方周末时,我五十岁。我主持南方周末一直到94年,60岁退休。

为了确定南方周末的办报方针,我们请了广东新闻界跟文化界的名人来开座谈会。广东著名作家秦牧提出“南方特色,周末色彩”。南方特色意思就是岭南文化。周末色彩就是娱乐性。马上就得到了报社领导的赞同,确定是我们的办报方针。但是,我们编辑部觉得办南方周末的优势不是岭南文化,而是为中国改革最前沿阵地广东的改革开放摇旗呐喊,介绍广东开放新情况、新经验,这才是全国最关注的。第二个就是启蒙。

<<南方周末>>创刊号上,黄宗英下海当经理做头条,邓小平到珠海视察做二条。在新闻界影响很大的有公关小姐等报道。当时广东兴起港台音乐茶座,群众非常热衷影视歌星。我们就把香港和台湾的歌星都介绍进来,这大概就是南方周末最早的追求——认为周末色彩就是娱乐性的。两年后,歌星潮减退了,老办报方针到了 86年行不通了——这些题材读者厌倦了。我们当时就把周末定义为“人们在周末所从事、所关心所谈论的一切都纳进我们周末的视野”。也就是说把报纸从纯粹的娱乐变成向社会性转移了。当时创办了阿拉看广州,周末即景等栏目,开始报道研究生被拐的始末等等。第二,我们要搞综合性周刊,大家说这样才有搞头。

真理报当时一统天下

南方周末向社会性追求转移后,面临着办报追求的第二次创造。

49年以后中国的新闻,可以把它叫做真理报模式。真理报等于中国人民日报,苏共的中央报,中国派人去真理报学,把它整套的资料搬到中国来,然后发到各个省,都是按照一个模式办的。它的理论叫做新闻的党性原则。党性越高,它代表的人民的利益就越大。所以,一切都要服从于党性。

第一条它是只对上负责,不对读者负责。真理报模式是没有读者的。

第二个它是不从实践出发办报的。它不是要研究社会,社会出现什么,党没有说话之前你根本不能管。它的办报根据就是党的文件。

第三条,它的办报形式就是一种僵化的文体,和一种假大空的语言。所以,我们行话说“新华体人民语”,就是新华社的体裁,人民日报的语言,格式都是一样的。

第四个,它是用国家的钱去办报,然后用国家的钱去订报给读者看。所以它彻底否定传媒的商品属性。它认为传媒不是商品,是工具、是喉舌。

南方周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从78年开始,改革开放也有5、6年了。这5、6年新闻界都提新闻改革,但是根本没有突破真理报模式。那时讨论什么呢,一个讨论是“短新闻”,怎么把新闻写的短一些。第二个是讨论会议新闻怎么处理,因为会议太多了。怎么写?哪些该写?都在讨论这样的问题。最尖端的问题也就是讨论到究竟应该不应该有社会新闻——这时候丝毫没有触及到真理报模式。

83年当时出现了很多小报。这些小报它都不是机关报办的,是文化团体办的。象戏剧家协会办了《舞台与银幕》。这些小报,是为了赚钱,都是趣味性跟猎奇性的,后来还有一种低级趣味、黄色的东西。像什么《江青的艳闻秘史》。报贩头他就把好多的小报都买来。而且他不仅是给本地报贩,外省又有一些报贩头,他们寄到各个省去,慢慢初步的形成了一个民间的发行网络。

黄文俞影响了我

创办南方周末,有一个人对我影响很大。

黄文俞,四人帮垮台之后他是广东宣传部副部长兼广东教育出版局的局长,担任过南方日报总编辑,他创办了《花城》杂志、羊城晚报,花城出版社还有《随笔》,也就是在他纵容下广东有那么多的小报,我认为他是广东最有思想的一个报人。

我曾问他二个问题。
第一个我问他,我说现在中国新闻界提出新闻改革也快10年了,但是改革的对象究竟是谁?第二个为什么大家都回避这个问题?

黄文俞就告诉我了,改革的对象就是真理报模式。他跟我讲了1957年创办羊城晚报。他只有办党报的经验,怎么办?于是他找了一个叫邬维梓的特级右派,这个人曾办过解放前的报纸,人称“编辑王”。结果这个被打倒的邬维梓深夜带着解放前的报纸和香港的一些报纸,就抱了一包,到了家里面密谈。给他看解放前的报纸是什么样的。邬讲到解放前报纸新闻主攻,副刊主守的特色。这样才创办了羊城晚报,他还告诉我支持他打破真理报模式的人是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陶铸。

我又问他突破真理报模式核心是什么?他认为以讲真话为核心。你报纸办的再活,只有可读性,只有讲真话你的报纸才有可信性。但是我问他,都讲真话行吗?黄文俞讲了,可以有还没讲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讲假话。就是说有些真话你不能讲的暂时不讲,但是你绝对不能再讲假话,这是个新闻人的办报底线啊。

他还说:“你左方不是去探索什么新路,你就是倒回到原来的新闻传统上面去,我办羊城晚报就是一次跟中国原有的新闻传统的一次秘密接轨嘛。但是你现在可以公开接轨了嘛。”我问他,中国优秀的新闻传统是什么?他说是忧国忧民、关怀弱者群,这就是我们最优秀的传统。他说现在我们的报纸对老百姓是冷漠的,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的。我说具体怎么操作?他说真理报模式就是否定传媒的商品属性。他说你要打破真理报模式,就要抓住它这个软弱点入手,恢复传媒的商品属性。他说报社需要利润,你就告诉报社我必须要报纸卖的出去才有利润交给你。这样的话,你就可以通过这个把真理报模式逐步的颠覆过来了。这天我们长谈了四个小时。我整个新闻思想明确了好多。这样南方周末从启蒙和为改革开放鸣锣开道的追求,转为逐步突破真理报的潜规则,把进行新闻改革作为重点了。这是我们办报的追求,从88年开始一个很大的转变。当时黄文俞老人已经80高龄了。

我后来跟黄文俞讲,南方周末办报方针第一条就是你讲的“有可以不讲的真话,但不讲假话。”第二条是“新闻主攻、副刊主守”。我说第三条是我讲的,先做瓶后酿酒,瓶是新闻形式、酒是新闻自由。我说办报的最高境界是从容。我说这四条,有三条是从你那里学过来。黄文俞三两个月后就去世了,当时他听了很高兴。这是南方周末的几个精神奠基。也是它的第二次办报追求。

报屁股造反记

南方周末最想要影响的人是谁呢?启蒙要影响的是普通老百姓。我写道:南方周末的读者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关心社会、热爱知识的人。初中文化就是能够粗粗看懂我报纸的人,但是只要关心社会热爱知识,就是我们民族的栋梁,今后中国的希望在这些人,而不是少数的精英身上。我编报纸时对劳动者读者层非常关注,我保存的一封读者信印象最深:一位民工告诉我,我进城后走投无路,剩下一块多钱,买了南方周末喜欢上了,改变了他,有一年春节,他给我们寄来贺年卡,亲手做的。告诉我,他读了十多年的南方周末,现在下岗,再也买不起南方周末了,寄一张贺卡来给南方周末做告别。我很重视拥有这样的读者,我心目中的南方周末是一个默默耕耘的启蒙老师。

当时突破真理报模式,我想了一条策略:报屁股造反,南方周末要有发展,必须报屁股造反,能动的就是专栏,专刊。为什么要报屁股造反。因为一触及新闻主流,必定要讲假话,不讲假话就要牺牲这个东西,我们不讲新闻主流。我们拿的保护伞:说南方周末是南方日报的补充,既然说是南方日报的补充,所以什么政策,会议什么的南方日报登了,我们不登,因为我们是他的补充嘛。放弃把追求新闻自由作为诉求,来突破真理报模式,这是大战略。

第二,我们把报纸引进市场。真理报模式否定传媒的商品属性。真理报有上百条潜规则,先打破这个潜规则——恢复报纸的商品属性走进市场。

我自己当过报贩,自己叫卖“最新南方周末了!”。人们一看一个戴眼镜的卖报纸,就围过来。我卖过五次报纸,大学区,西关小市民区都去过。我说南方周末的定位是对的。因为我卖报纸时发现,来买南方周末第一种人是穿汗衫骑自行车的年轻人,是读夜大学的回城知青,买了报就往自行车屁股上一夹,二是和我差不多,中下层干部。第三个就是中年低层文化人。但不买我报的人一是港派青年,瞅瞅我就走。二,老大娘老大爷不买。于是我跟南方周末同事讲,原来的定位,现在看来是适合的。但是我们周末报是要进家庭的,要让不买的人不排斥,能不能让时尚青年老大娘也买我的报。我们就想办法,设了三专栏,一个是每周一发型。白天鹅酒店理发师介绍的发型。读者就冲着发型买报纸。设了“父母心”专栏,讲教育。每周一歌,时尚青年最爱歌曲,读者来信写叔叔阿姨你们能不能登个什么歌曲。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打进市场。

宣传部问我们:“南方周末为什么这么花里胡哨,不象个党办的报纸,为什么不改,不象样子嘛!” 我说:“你要我交多少利润,我没有公费订报,我是报摊报,不适应市场完不成指标,没法办。我说我就是杨子荣,我在报摊上,江湖上,所以我要扮成土匪才能打进去。”

谁把南方周末扮成杨子荣的呢,一个功臣是张向春 。我对上面说,我对社长说,你不要给我一揽子配编辑记者,给我一点点人事权,要求不高,你给我的人,我有权不要,我要的人,你也有权不给。我要来的人首先是张向春。

张向春是资料室夹报纸的工人,他画的画自己夹在玻璃台板下,我看不错。我提名张向春,是因为我要跟小报在一起竞争的,所以我这个版面必须吸引人,当时报摊在地上,人家是站着看标题版面,看中就拿起,拿起来成交可能性百分之七八十。靠的是标题要有悬念,要大,版面装饰要出彩。张向春能画出真正符合老百姓口味花里胡梢的版面。

张向春是工人,所以不能进报社——当时编辑部都要是干部。我和人事部说,我要一名茶水员,要来后与资料室主任交换张向春,因为夹报纸的活茶水员就能干。那没有人倒茶水,扫地怎么办?我们自己干。张向春把报纸打扮成“杨子荣”,有利于报纸打进市场。南方周末能卖出去,张向春占一半功劳。
市场是我操作的一个杠杆。所以从办报开始,我们每期发行量都向编辑部公布,用个黑板写上。每期一升多少,大家都欢欣鼓舞,在那里鼓掌。一跌下来,大家都紧张。就用这个来调动大家的兴致,因为这个发行量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因为过去中国都是邮局发的,但是我们开始办的时候,全国邮局是不肯接的,因为它不能赚钱。所以我们完全靠报摊。每个礼拜天都去和报贩头去喝早茶。88年就是这样的。跟他们喝早茶,鼓动他们多买,发到全国去。因为这个渠道很好,因为全国各个报头有联系的,广州大概有四个大报贩头,他们都成为我经常交往的朋友。所以,尽管我们订报基本全部是邮局,但南方周末的订户占40%,邮局的发行大概占20%。40%就靠报贩。

突破真理报潜规则

如果要评价南方周末的话,我觉得它的意义是突破真理报模式的潜规则,为中国的新闻挤出了自由空间。 我评介自己,三分文人七份匪气,儒释道都有一点,七分是匪气,打江山的都是有匪气。谁升了官,我就不跟他接触,我就是这样的人。打破真理报的潜规则,也是我叛逆性格决定的。大概从92年之后,我就要追求这样的目标:打破真理报潜规则了。比如说县职的领导是不能批的,我们就专门要批县的领导。一个县委书记他的前任的媳妇去求他给他丈夫介绍工作,他借口说胃疼,那个女的扶他进房间,他就把他的前任也是他恩师媳妇给强奸了。但是如果我标题写某县委书记强奸他恩师的媳妇,中宣部肯定是要追的。当时批一个县的领导我们也有点怕,我们就想用一个很婉转的标题叫《生生的脖子》,标题不知道什么意思。所以中宣部就不会注意,但读者会传。我就采用这样一种手法。

真理报模式下,公检法是不让碰的,我就从碰派出所开始,后来碰公安局,后来更碰到法院。当时有人就跟我说:你南方周末好大胆,公检法你们都批了,你敢批解放军吗?我心里想——是啊,是不是能碰一碰解放军?后来我就找了谭军波商量,写了一篇《红绿灯下谁是老大》,批军车,解放军就没话说。我说红绿灯下是你解放军大还是交警大啊?交警非常赞同,全力支持,给了大量的资料、照片。后来把文章写出来了。分管副总编辑审稿时说不行,我说没问题,经过深入调查,资料都是确凿的。当时的副总编辑说,你不怕军区?我说我不怕。他说你不怕,省委书记谢非怕,他说你怕不怕谢非?我说怕。他说那就完了,你登出来你不怕军区,但是谢非怕,你又怕谢非,怎么办?后来我说好办,我先给军区审查。送过去,军区司令员说这个稿绝对不让登,我说我可以不登,你们能不能到编辑部这儿来听听意见,他们来了以后听取意见。后来军区就来了一次整顿。也就是说我们是有策划的,目的不是对军队有什么意见,而是是想打破一个潜规则,其他的报纸说既然南方周末都可以干,我们也可以干,潜规则就打破了。这种潜规则不仅是舆论监督。比如过去中国就是向世界宣布我们中国没有吸毒者,报纸是绝对不让登的。我们后来登《疯狂的海洛因》,中国不但有吸毒,而且有贩毒、种毒。没想引起江泽民的注意,江泽民批示要公安部、教育部、卫生部都要学习南方周末的《疯狂的海洛因》。后来公安部派人来要报纸,说江泽民要他们学习,说吸毒问题要从儿童教育开始。这样也就把一个禁区给打破了。过去的报纸绝对不能谈性的,认为是资产阶级下流的东西。我们专门开了一个“性与你”,不是我们对性有兴趣,而是我们要打破这个潜规则——报纸不能谈性。所以,实际上南方周末是通过不断的打破真理报模式各种各样的潜规则,别的报纸说南方周末登了,也就跟着来了,实际上是为中国扩大新闻自由了。尽管我讲先做瓶、后酿酒,酒是新闻自由、瓶是新闻形式,但实际上我还是不断的在酿酒。但是,我不把新闻自由作为正式的办报诉求,因为这样的话很容易跟政府冲突。所以我给编辑部提出来先做瓶先搞新闻形式的改革,不要提出要向政府要新闻自由,但是不公开地做,打破它的潜规则本身就是新闻自由了。

(未完待续,请看下篇)

Friday, January 16, 2009

与其胡折腾,不如看风景

Monday, January 12, 2009

(转贴)王维洛:一个小“折腾”,损失三千万

(转自观察

一个小“折腾”,损失三千万

王维洛


一、折腾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行的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纪念的一句北方方言“不折腾”,成为中国媒体现时最热门的关键词。

“不折腾”的反义词是“折腾”,是“穷折腾”、“瞎折腾”。“折腾”就是没事找事,就是内耗。折腾的结果必然是能源的浪费和资源的浪费。下面以三峡工程的一个小“折腾”为例,说明折腾的危害。而三峡工程的瞎折腾则是经过国务院明文批准的。

二、三峡工程的小“折腾”

1992年全国人大批准三峡工程,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75米。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至海拔135米,三峡水库开始运行。2006年三峡水库蓄水抬高到海拔156米。

按照计划,三峡水库应该在2012年将蓄水位抬高到海拔175米,达到工程目标。

但是三峡工程偏要“穷折腾”、“瞎折腾”,要提前四年将蓄水位抬高到海拔175米。而且国务院也明文批准了三峡工程“穷折腾”的方案。

为什么三峡工程要提前四年将蓄水位抬高到海拔175米?这是为了让对三峡工程决策起主要作用的政治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有生之年,看到三峡工程实现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的目标。目前这些政治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都重病在身,住在医院里。这些人是否能够活到2012年,无人可以担保。为了让他们能够安心地走,为了在盖棺定论时,三峡工程的决策成为他们一生最辉煌的成就,三峡工程就需要这么折腾一下。

据说三峡工程的建设是经过最精密的规划,三峡工程的建设有最完善的管理。

三峡工程的建设进度、三峡水库的蓄水位高度的确定、蓄水位高度改变的时间,都影响着三峡库区老百姓的生活、影响着三峡库区的其他各项工程建设项目。三峡工程和库区的各项建设项目之间在进程上、时间上的协调,这是一个最最起码的要求,而且也不是一件困E9的事。三峡工程提前四年将蓄水位抬高到海拔175米,会不会影响别的正在施工工程?这是三峡工程改变计划时必须考虑到的,也是国务院批准三峡工程更改计划时必须顾及到的。

三、大水冲了龙王庙

2008年9月28日,三峡工程开始向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发起冲击。2008年10月7日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达到海拔156米。此时由于三峡工程蓄水致使大坝下游长江航道水深不足,轮船搁浅,国务院中止了三峡工程继续抬高蓄水位的计划。

在中断蓄水10天之后,经国务院同意,三峡工程继续抬高蓄水位。

根据重庆晨报2008年11年1日导:“记者昨日从开县水务局获悉,今年10月三峡水库开始175米试蓄水以来,因水势上涨快,到昨天中午12点,该县水位调节坝工程坝处水位已达到164.5米,大大超过大坝围堰止水高度。工程被迫撤场全线停止施工,待明年5月三峡蓄水停止后,工程再继续施工。负责水位坝工程的重庆澎溪河公司行政部主任胡林昨天介绍,按照施工设计,调节坝施工围堰防渗高度为160米,但蓄水水位早已超过围堰止水高度和高于基坑高程,致使基坑里已渗满水,抽水机根本无力向外排水,施工无法进行。调节坝工地于10月29日开始大规模撤场,全部撤场工作约需10天左右。胡林说,调节坝已经完成了水下工程,此次三峡蓄水不会对已完工程造成损失。工程原计划明年4月底前的完工目标不能实现了,将被迫延期到2010年9月才能完工,为此将多增加投入3000余万元。”

三峡工程这个小“折腾”的结果是:开县调节坝工程被淹没,直接经济损失至少三千万元人民币,工程推迟一年完工。

四、开县水位调节坝工程

其实,开县水位调节坝工程本身就是三峡工程的“穷折腾”的结果。

按照三峡水库的运行计划,三峡水库坝前水位每年11月到次44月保持175米的高水位,为的是发电和航运,而每年5月到10月为了防洪,坝前水位则降为海拔145米。海拔145米至175米水位之间的地区为消落区,半年在水下,半年在水上。

开县有45平方公里在海拔145米至175米水位之间,这里曾经是该县最平坦、最肥沃、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开县老县城就位于这一地区,海拔165米,本来应该是属于搬迁的县城,搬迁人口在十万人以上。当年李鹏和李伯宁为了人为减少三峡工程移民人数,认为只要在开县建造江堤,挡住库水,就可以保证县城不用搬迁,可以减少十万三峡工程移民。同时,利用海拔145米至175米水位之间消落带种植庄稼,还可以安置农村移民。

2004年开县经历了一次大洪水,三峡水库抬高的水位阻止了自然洪水的下泄,加重了洪水灾害。洪水之后,开县不得不放弃了修筑江堤保护开县县城的计划,开县县城择地重新建设。同时,一些科学家对李鹏利用消落带种植庄稼安置农村移民的设想提出异议,他们认为:消落带将成为一片沼泽,这里蚊蝇滋生,随时可能爆发瘟疫和传染病。

为此,开县水利局在给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三峡蓄水以后,由于受库水A顶托,流速明显减慢,水体的置换能力、自净能力和稀释扩散能力明显下降,大部分污染将滞留在支流上。 5到10月低水位时,大面积的陆生植物和近岸水生植物将快速生长,蓄水淹没后,这些植物将腐烂,形成内源性质的污染。 受到库水涨落的影响,夏季低水位季节,开县境内大片沼泽污染带容易受到烈日的烘烤、曝晒,极易滋生蚊蝇、疾病,产生恶臭,而且随时可能诱发传染病、瘟疫,形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不得已,人们修建开县水位调节坝工程予以补救。整个工程计划投资2.2亿元。 虽然这个工程已使开县新县城附近9.7平方公里消落带成为一个人工湖区,但是开县还有其他35平方公里的消落带面临上述的问题。开县水位调节坝工程的建设,使得三峡水库的实际可调节库容减少,这并不符合三峡工程的根本利益。三峡工程最担心的是,开县水位调节坝工程开了一个头,后续治理消落带,可能会出现同样的工程;开县可以这么做,其他县也会跟着做。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本来就是错误计算的结果,是夸大的,如果大家都模仿开县水位调节坝工程这么做,本来库容就不足的三峡工程会面临更大的问题。

五、结束语

三峡工程的小“折腾”,造成开县调节坝工程被淹没,直接经济损失至少三千万元人民币。对于开县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谁来支付这三千万元人民币的损失?开县财政是无法支付这三千万元人民币的损失,三峡开发总公司也不愿意支付这笔款项。看来最终还是要依靠全国的纳税人。

不过话说回来,三峡工程的小“折腾”,使得中国的GDP起码再增加三千万元,对于保证经济发展“有利”,对于急于需要GDP增长的国务院来说是雪中送炭。建设三峡工程投资二千亿元,三峡工程一“折腾”,折腾出水库水质污染问题。治理三峡工程所带来的水污染问题需要再增加三千亿元。这样三峡工程就“折腾”出中国GDP起码增加五千亿元的结果。中国的所谓经济高速发展就是折腾出来的。

──《观察》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Thursday, January 08, 2009

Friday, January 09, 2009

牛博网被关

就在大家还在自以为是地揣摩当今圣上的最新旨意,并且热烈而得意地讨论如何将其翻译成英文,以将其恩泽播撒到番邦夷卤之地时,才渐渐发现胡总的真正意图是“收声!你们这帮贱民/蚁民/屁民们”。

目前的信号先是广州电视台G4节目主持人陈扬“消失”,现在牛博也被关了,等着吧,“好消息”陆续有来。08年是天灾+人祸,09年有没有天灾我不知道,但肯定是人祸+人祸,时髦而且堂皇的说法叫“不折腾+不低俗”。

宋石男博客一则

不可能不折腾

2009年1月9日下午15点-16点间,牛博被关。

老罗的msn签名档:“牛博被关掉了,目前老罗和黄斌的情绪很稳定”。

牛博被关的理由,据说是“大量登载时政类有害信息”,还好,不是“大量登载时政类低俗信息”,或者“大量胡折腾时政类信息”。

关吧,关得了这个春节,关不了整个春天。

剥汪辟疆诗吊之:


幽潭跌落中流水,

犹带草木呜咽声。

泼墨染天人独往,

凝寒白夜醉初成。



我的一条经验是,命运的转折永远在世人想不到的时刻出现。越在意自己脆弱的生命,也许死得越快。与我党共勉,阿门!

Update:我猜测,牛博被关很可能跟之前有不少被有关方面问话的人说他们是从牛博看到的“零***八***宪***章”有关。没有证据,纯粹瞎想,本人负责。

Thursday, January 08, 2009

一字谓之曰“干”!

我承认我很低俗:



Monday, January 05, 2009

去年还做过些其他无聊事

除了吃喝拉撒睡和在此贴些文字,还干了其他无聊杂事,一时想得到的有:

1、读了28本书

本人一向读书慢,且去年没心机读书的时候多,当然不是因为国家大事分心。几乎只是07年的一半,每下愈况。去年一共买了47本书,也少于往年。当然并不是只读新买的书,经常还往日的旧账,但总是读书赶不上买书,恐怕一辈子都还不清了。

2、观影245部

读书少应该与此有些关系。所看基本都是视频,在线居多,少量下载,DVD只两部,入电影院只一部(《长江七号》),且绝大多数都是港片。03年下半年曾在网上看了大量港片(近三百部),之后几年以看碟为主,大部分是美国片,然而04至07四年之间总共也不过六七十部,其间所看港产片基本来自电视。

去年观影一大发现是大规模接触邵氏影片(包括背景资料),邵氏电影虽不敢说媲美好莱坞,但可称辉煌,其中不乏经典,于今天看也不过时(其实看过许多老影片之后,你会发现后日风光无限的徐克、王晶们抄了无数前人的创意),令人大开眼界。但我对其古装武侠片兴趣不是特别大,当然胡金铨的片子(多亦非出自邵氏)除外,其实胡的片子不是个个都好,生平最后一部简直是莫名其妙的烂片,即便出色的也不见得完美,但其鲜明的特色却是无与伦比、堪称开风气之先。

可惜一度与邵氏分庭抗礼的电懋影片,片源甚少,所看不多,只能希望日后会有人大量发掘。另外胡金铨早期作演员时拍的很多片子也难见到,亦是遗憾。

说起邵氏影片当然包括所谓情色片(或者叫成人片,那时还没有三级片一说),这类片子固然是有些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但人性就是人性,既不见得高尚却也未见得多么猥琐,其实很正常没什么,不一定充满了欲望只见露点不及其余地看,有时觉得这类片子只是人间喜剧的一部分,别有趣味,即便不是所谓艺术片也可以感觉美的存在,籍此我对三级片的看法有很大改观。越发觉得那些一边想看或大肆渲染,一边却拼命贬低三级片演员的大众(特别是传媒),非常虚伪龌龊。看到绝大多数三级片女演员多年以后仍然不住辩解,甚至委屈落泪,知道一般人很难抵得住庸众的世俗观念,可以理解却完全没必要,也因而愈显叶玉卿、李丽珍这类比较通达磊落的女演员之非常难得了。从心底里感谢所有愿意出演情色内容影片的女演员们,尽管厚利和出名是她们的第一推动力。

另一大发现是找到几个非常好的香港电影资料大全、香港影库网站,也读到一大批对香港电影欣赏、研究非常热诚、仔细和独到的文章,有些牛人对香港电影知识的丰富真是令我佩服无比。通过这些资料,我不但按图索骥搜索观看了许多以前未看过特别是比较冷僻的电影,而且又认识了许多经常在各种影片出现、非常眼熟却不知是谁的龙套演员(香港俗称“咖哩啡”)。

我的观影兴趣比较俗、杂、怪,很少看欧美、日本那些人人传颂的经典艺术电影,但香港电影里边多数人觉得闷的有实验意味或者新手作品,甚至许多票房甚少的所谓烂片,未必觉得好,但我都能看得下去,反而许多当时名声很响、演员阵容不弱、票房口碑都不错的影片,如今看来,却觉得十分俗套且吵闹仓促、没耐心看下去。其实近年不少被人一再赞誉的好片子,其最大好处往往只在故事构思那一点上,其余各部分鲜见精彩,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我看电影的另一个原则是尽量原声(不是同期录音也要原配),这也是除了内容虚伪演员造作手段落伍之外,我基本不看国产电影的重要原因。

3、平生第一次献血

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血型。以前听母亲说父亲的血型是鲜见的特殊血型,一度以为自己也会是,甚至在第一次去血站名额已满时,还想拿这个莫须有的理由要求插队(当然未果),然而检验结果却是我很普通。此事的另一收获是知道,到目前为止,我尚没有携带肝炎、梅毒、HIV等诸种病毒,这让我的自虐疑心幻想症一度有点失落。

4、刻了一方藏书印

花了100块钱。当然不是很古雅精致了,其实附庸风雅的我也不知道到底真正的好印应该怎么样。当时还想再多刻两方庄子名言的闲章,后来一想我既不书也不画,刻了章往哪盖呢?伟大的奥卡姆教导我们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再加上尽管刻得多可以打折,但一来没那么多闲钱,二来打折价格所用的印材实在不好,最后只好只刻一个了事。回来兴冲冲约一个老朋友见面,想向其炫耀一下,可惜他很不识趣地没空,之后花了十天将手边的三百来本书盖了一遍,至此该印的用处暂时结束,我的热情亦告一段落,只好请它睡觉。

5、睡眠呼吸测试

一段时间以来颇疑心自己有睡眠窒息症,某日心血来潮跑去医院看,一周后又绑粘着一大堆传感器在医院过了一夜,土人也尝试下洋玩意。然而不知是因作息时间太正常与平时相差太远,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七八个小时的睡眠倒有差不多一半时间睁大眼睛在黑暗中胡思乱想。最后报告和医生都说没事,我虽然心有不甘再三解释询问,但见到医生已面带愠色(是啊,谁没事找病得?),再加上睡一晚已不见了几百块,只好悻悻而归,自虐幻想症再一次被挫败。

Sunday, January 04, 2009

(转)范美忠天涯访谈

:顺便提一下,我见过范美忠本人一面,那是在2003年8月我唯一参加过的一次天涯网友聚会(这几年已基本不去天涯了)。那次宋先科他们邀请了杨支柱从北京来讲一个话题(什么话题已经不大想得起来了,懒得翻旧日记去查),结果讲座还没开始,原来答应提供场地的东山湖公园就被有关部门阻止,只好改到室外露天,刚说了没几句又有人来驱赶,最后讲座只好取消,改成自由活动。于是一大帮人去了华师大聊天讨论,并一起在某食堂吃了顿饭。也是在那次认识了宋先科、唐昊等人,后来一年多他们参与主持广东人文学会那段时间,我还和他们交往过,如今已物故人非好久没联系了,应该都还好吧。

当然那次我主要是听别人聊,实际到今天我也不认识范美忠,他更不可能对我有印象。范那时在天涯上已比较活跃,我看过他的文章。他那阵还留着长头发,暂时没有工作,暂居在华师大朋友处,讨论起某个话题来非常认真、滔滔不绝,好像当时几个熟识他的人颇对他没有正式工作而总是一脑子理想主义有点看法,受这些影响再加上肤浅的理解,他在我记忆里就成了有点不大靠谱的“愤青”(愤世嫉俗的愤,不是简单的愤怒,差不多但有区别)形象。其实我自己更不靠谱,后来竟然一连几年没工作闲呆着,远比不上范美忠这类特立独行的思想者,想来不禁窃笑。

直到去年范因为一篇文章而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才从电视上再见到他,他的形象和言谈远非那次印象可比,觉得他更加成熟沉着,虽说不上完全了解他的思想,但绝大部分对他的指责在我看来没什么道理,遑论说那些只会骂他“猪狗不如”的如钱文忠等人了,而被人指出经常抄袭的郭跳跳(不想叫外号,可一时想不起本名)更是等而下之。

人一出名就有人攀附,看来我也不能免俗,哈哈。自抬身价的“我的朋友某某某”活报剧到此打住,还是请跟我没什么关系的主人公自己现身说法吧。

(下文转自王小山博客

范美忠天涯访谈

12月30日,网络名人范美忠接受了天涯杂谈的访问,回答了众多网友们关心的问题。以下内容根据访问情况整理而成。
  
  问:是什么样的勇气让您把这件事情弄的像自己做的很光荣很对一样给公布出来的?您觉得以您这种观点能够教好祖国的未来么?如果能,请问你想要祖国的花朵是怎么样的一种未来?听说您又重新走向了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当然,在我心里绝对不包括您,至少在我心里",您觉得当您教的班级里的孩子们的父亲母亲在听说是您这样的在危机时刻可以连自己父母都 不要的独立思考的光荣的人民教师在给他们的孩子启蒙的话,他们还会继续的心甘情愿的让他们的孩子到您的班级上课么?
  答:我地震中的行为和观点既不光荣也不可耻.公布出来不需要什么勇气.我教育学生诚实面对自身很好啊.我想要的是祖国花朵能争取自己的权利,承担自己的责任,坚持底线道德.在你心我光不光荣并不重要.至于孩子的父母是否会让我上课,我的一些学生家长当时就打电话表示了支持,我也向学生了解了一哈,有少数反对的.
  
  问:看了几篇批判你的文章。。所有关于是非善恶的言论基本都是扯淡。。我现在倒是比较关心你的个人处境。。有想过怎样解决自身困境吗?
  答:我个人处境还好.不给教书,他们也不准22我出书.但这个社会要谋生很容易.开个书店或者茶馆什么都可以啊.我老婆也能挣钱.经济不是问题.就算万一有困难,也有朋友会帮助.不是问题.。
  
  问:在为诚实付出代价之后,老范如何看待当今表面光艳内心龌龊的社会
  答:这个社会在面对我的时候的表现虽然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毕竟大学毕业以后我已经在其中打滚十几年.只是我还是没想到很多人如此虚伪装逼,如此自以为绝对正确.。
  
  问:范老师准备在民族大学的演讲为何临时取消了?北京那个聘用你的学校是利用你炒作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答:有这么回事,他们确实不有名,但他们给了我机会.就算他们有炒作的成分,但我既需要经济收入,也需要讲台.
  
  问:就老范在北大学到的历史知识,能否谈谈中国政客和投机者们美其名曰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5000年吃人历史
  答:专制,压迫,奴役,剥夺,谎言而已.什么光辉灿烂,博大精深.如果真有那么美妙的传统文化,今天的政治和社会又怎么会这样。
  
  问:老范能否以此为契机,浅谈一下理想社会和对民主的看法.
  答: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但相对较好的社会起码应该有组织政党的自由,新闻出版自由,言论思想自由.公开的政治,人权得到保障.公民的素质也足以承担责任来维系这样一个社会.而每个个体的公民能够诚实地面对自我,追求个体的完善.社会具有诚信,政府廉洁有效率.在这个社会人们通过自己为社会的贡献,正当的努力而赢得尊敬并获得回报,而不是因为他拥有权力或者腐败裙带关系什么的.还应有广阔的民间社会的空间.在基本法律和底线道德之外,不同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能够得到尊重.社会因自由而充满活力,因正义得到实现而并无多少暴力和混乱.。
  
  问:您说就算是您的母亲压在里面,您也会毫不犹豫的跑。请问:你母亲现在知道你这句话吗 ? 她对你的这句话是什么态度 ?
  答:我的意思是,在救不了别人(包括母亲)的情况下,我会先救自己.中央电视台记者问过我母亲这个问题.我妈说,我平时对她很好,是个好儿子.似乎这句话对她并无伤害.她好像更看重我平时对待她的行为而不太在乎我说的什么.
  
  问:现在有这么多的反对声音,哪么你觉得现实生活中可以承受么?是不是也后悔当初有这样的言论呢?
  答:我不是今天才面对各种反对的声音,自我工作以来一直面对各种压力,饱受内心分裂和绝望的折磨,如果神经不够坚强我早已撑不到现在了.那种并无分量的谩骂批评我并没当回事.完全可以承受.何况发消息,写文章,打电话支持我的人也很多,大街上也有人走上来公开表示支持,他们也给了我力量.我一点也不后悔这样的言论,既为捍卫真实,也为自己的言论自由的权力.还有保护自己生命的权利.
  
  问:范老师准备在民族大学的演讲为何临时取消了?北京那个聘用你的学校是利用你炒作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答:据学校说是受到了有关权力部门的压力.跟光亚学校当初受到的压力差不多.学校聘用我可能是欣赏我,可能是炒作,也可能是想在经济上帮助我.我无法断定.我跟学校校长有交流,我觉得他还不错
  
  问:请问范先生,在被聘用又到现在的无限期推迟,现在媒体对这件事的评述多有不同,那究竟真实过程是什么样的?
  答:很简单,学校受到了来自权力部门的不可抗拒的压力,但签了合同,而开华学校也并不想轻易撕毁合同,但又无法和权力部门对抗,因为权力部门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死.因此只好推迟.。
  
  问:其实对与范先生,你在地震中的行为我是理解的。只想问你一个问题,在内心中你对你的行为有过羞愧吗? 你能不能对关于“道德”方面,说一下你的看法、理解或见解?
  答:既然我认为当时的行为没什么错,自然没什么羞愧.我理解的道德是:底线道德必须遵守,高尚道德各自选择.职业道德也须遵守,但须以职业培训为前提,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包括以生命为代价救学生.
  
  问:我想问的是:你在以后还可以教给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吗?,你对这个社会是失望多些还是满意多些?
  答:应该还有机会.即使不能面对面上课,也可以在网络上影响一些人.而且随着社会的变化,我并不是没有再回到讲堂的机会.对这个社会极度失望之余,也有一些人的存在让我感到还有可为.
  
  问:能否介绍一下你目前的情况
  答:我目前的情况还可以.看看书,打打球,陪陪家人,喝喝茶.至于经济状况,也还能维持,不教书,可以做别的.我老婆也能挣钱,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况还有那么多朋友的支持呢.。
  
  问:请对谴责你的网友们做一下评论,他们都只是虚伪成性呢还是有基于义愤的成分,抑或其他
  答:他们有的是基于真诚的义愤,也有可爱之处.只是还不太会思考问题,头脑比较简单,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成果.大多数是虚伪的.否则我们的社会何以这么糟糕?
  
  问:《那一刻地动山摇》后的一系列事件对你对世界的看法有没有改变。
  答:没有太大的改变.如果说有的话:一方面感到启蒙任务的繁重和艰巨;另一方面很多相识和素不相识的朋友的真诚友善的关怀让我感动,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因为对这个社会的看法可能还积极了一些.还有感觉到在一个无神论背景下的中国,大多数人是难于正视自己的内心的.
  
  问:关于你的各种风波起因还是在你地震时的那些文章和言论,但大多数网友并没有真正全面的去阅读你的文本,你能在这里简要概述下你的真实动机和想法吗?
  答:我的真实动机:
  一,记录历史真实; 
  二,刺破感动牺牲营造起来的幻象;
  三,提倡真实的言说;
  四,改变道德化的思维模式而走向制度和技术思维.
  
  问:范先生认为,在目前的中国,教育制度和人文教育是错误的,但是据我所知,在日本和美国,都有明文规定老师必须承担起疏散和保护学生的义务,不知道范先生所向往的国度是否是地球上所不存在的?还是目前的世界没有达到范先生所期盼的高度
  答:折中规定有两个前提:
  一,教师对房屋不是豆腐渣有信心; 
  二,平时有足够的疏散演习和地震知识的教育.
  因此,日美教师不必冒生命危险,也不必惊慌失措.前提不同.
  
  问:您好,我想我们都在那个时候遭遇了突然事件,但是为什么您不考虑在这个时候有点变通,通过危机公关来避免自己再沦陷为众矢之的呢?
  答:什么叫危机公关.我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观点.我也并不是众矢之的,支持我的可能比反对我的更多,虽然这并没在媒体上反映出来.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危机.
  
  问:你觉得现行教育制度的主要症结在哪里?
  答:一是因为专制,教育是以自由思考和多元化为前提的;二是因为高考制度的制约;三是教育专业研究水平的低下;四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渎职,五是优秀的教师太少.
  
  
  问:范老师,我想问你现在的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是什么时候,或者说对你的价值观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答:高中和大学.重大影响的事件主要是某四事件,还有就是对文革的困惑不解促使了我的思考.还有就是糟糕的愚民和应试教育对我的伤害促使我思考和反叛,并试图改变一些东西.同时,我也具有很强的民族主义情节,国家的极度落后和黑暗,人的权利极度得不到保障,正义得不到实现,到处是腐败让我感到屈辱和愤怒,民族自尊心受伤,因而试图改变它的文化思想,教育和政治,还有国民性.还有真实自由善良的品性与现实的冲突带来的内心分裂促使我思考.
  
  问:你原本是想通过北京这份工作谋生还是有其他的目的或者说抱负?
  答:第一,谋生;第二,在培训学校开拓应试之外的新的培训模式,就是培训学校也可以用来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啊.第三:在某权力部门的打压下尽力拓展可能的言论,教育活动的空间.
  
  问:你让我想到一个人,海德格尔。二战后海德格尔因为跟纳粹当局的纠结曾被占领军禁止授课,但诸多大师联名倡议恢复他的教席,因为学术、教学和政治立场无关。你认为仅仅因为你道德不高尚,在灾难前选择了求生而忽略了他人或者责任就剥夺你任教合情合理吗?
  答:我觉得跟海德格尔没可比性,他的确跟纳粹当局合作了,而我并没跟我党合作.那一瞬间本能逃生没什么道德和责任的问题.
  
  问:范老师常提自由,萨特认为绝对自由依靠个人选择来实现,但这种选择仍然需要考虑到社会责任,新自由主义同样也把责任引入其中,你追求的是个人的绝对自由还是这种有限的自由?前者显然被理论修正过了,后者又与你的行为相悖,你如何看待?
  答:我追求的是法律和底线道德限制下的自由.作为教师,自有教师的职责,但也有我的权利,不可能光有职责而无权利.如果有心里准备,我会组织学生撤离.前提是,房子没立即跨,因而无生命危险.因此,我并不觉得我对自由的追求忽略了责任.
  
  问:范老师,如果你一直不能就业,会想办法出国么?
  答:不会,最多做不成教师而已.现在不是讲和谐吗?总不可能连经商的权利也剥夺吧?何况我的家人,朋友在中国,我的故乡在四川,我使用的是汉语.因此我不会想办法出国.
  
  问:在网友和舆论对你的批判里,显然存在着一种对你道德上的拷问,还存在着对你责任的追问,你认为这足以成为否定你成为教师的理由吗?
  答:责任的前提是房子不豆腐渣,平时教育部门组织有地震预案和演习.履行责任的前提没有,责任就不存在.既然没有责任,更无所谓道德问题,所以他们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根本不足以成为否定我教师资格的理由.
  
  问:很想称你为老师,可惜你现在不是了,对不起,只好叫你范同志了。请问:范同志如果在国内不能从事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会不会移民美国或者西方国家?你认为从这次地震后,西方国家对你的评价是客观的吗?你认为在美国会有教育机构会聘请你吗?谢谢!
  答:我不会移民国外.他们的评价我不知道.可能会不客观,因为他们可能并不知道有豆腐渣工程,不知道我们没有地震演习,也没经历过八级地震.我到国外能教什么呢?中文?有可能.有人推荐过我到香港和澳大利亚的学校去教中文,但我没兴趣.
  
  问:请教:您所在的房子垮了么?您后来组织学生撤离了么?
  答:既然安然无恙,学生很快就跟我出来了,清点了人 数.还组织撤离什么呢?房子不是豆腐渣,那是事后才知道的.到另一个学校,我并不敢确保房子不是豆腐渣,但我相信我会组织撤离了,因为有了经验会更镇定. 组织撤离最有效率的方式是按照事先演习的方案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没有事先的准备,组织撤离的效率一定很低下.
  
  问:范先生,现在有些高中的孩子,学习成绩没的说,但只怕他们被训练成考试的机器,我们做家长的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让他们成为真正健全的人!
  答:他们中很多确实成了考试机器.家长如何教育,话题太大.可以另外电话交流.有个家长因孩子的问题找过我无数次,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
  
  问:范老师,你觉得天涯杂谈对你专访又是出于什么目的?
  答:我觉得他们可能认为我这个事件有讨论价值吧.我这个事件毕竟闹得这么大,触及了那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专访能让我说出一个看法供大家思考,让大家了解我,或者还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
  
  问:范老师,当时您这个事情出来,闹得沸沸扬扬,我是支持您的,但想的多了,也难免有所纠结,那时我就想,要是王小波在就好了,我想问问王小波。不过今天我想听听您对王小波是什么看法?
  答:他是有难得的清明理性,头脑清楚的人.不会被道德,政治,国家,民族,大众这些概念忽悠,也不会把自己给忽悠了.
  
  问:有人说,范老师在地震的那一刻的表现是本能的,而此后的言论却只是为自己的懦弱进行辩解,并把这种辩解上升到城市的高度,您真的以为人类社会只需要诚实这一种品德吗?你要否定中国现阶段社会的政治体制乃至普遍道德为什么不在地震前呢?
  答:如果有人指责,我当然就可以辩解.我十几年前就否定过中国的政治体制以及一些虚伪的道德观念,只不过我是无名小卒,大家并不知道而已.
  
  问:范老师知道林浩小朋友吗?您是否觉得林浩在地震中的做法,他的老师是否应该遭到批评?
  答:听说过这个人,但不知道具体情况.我并没怎么关注地震中的英雄事迹,而比较关注地震中的问题,尤其豆腐渣工程以及为什么在不适宜人居住的地震带建城市的问题.
  
  问:是否认为自己是自由的代言人,如果在客观上成为这样的角色,你怎么看,你是否会为了捍卫自己的这样的自由或者权利而不惜面对生命危险?
  答:自由需要每个追求自由的人来争取并承担因伴随自由而来的责任,而不是由某个人来代言.我会尽力捍卫我正当的自由权利并为之付出一些代价.但不会去付出生命 的代价.因为我有了家庭,即使没有家庭的顾虑.也并不见得就要冒生命危险.我们为什么不能想办法以和平而安全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的进步呢?生命太沉重,死亡 太沉重,自由也很沉重.
  
  问:范老师,如果时间能倒退,你还会选择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的想法吗,我是说博客里写的那些话
  答:仍然会如此.这是我的性格.
  
  问:范老师:地震中,你作为一个人的个体行为,我认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作为社会角色的老师,你的行为一点也没有体现出社会属性,是不是你长期以来近边缘化的处境形成的后果?这里面,是社会的因素造成的,还是你的性格使然?跟你的教育和成长过程有关系吗?
  答:我说过,作为老师,我自由有责任,但没有为学生牺牲生命的责任.以社会的名义来剥夺我的生命,表面冠冕堂皇.实际上才是真正的反社会反道德.因为社会有个体构成并以个体为目的,不能成为剥夺个体的工具,从而工具异化为目的
  
  问:请问范先生:你怎么看待网上“人肉搜索” 你惧怕这个吗?
  答:那时网络暴民的行为,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暴民文化在网络时代的体现.我不惧怕这个.他们能搜索出来什么呢?
  
  问:你最近一次读的是一本什么书?(也就是说最后从你手上放下的那本。)
  答:《停滞的帝国_两种文明的撞击》建议大家读读这本书,对理解现在的中国很有帮助.
  
  问:范老师你好,请问社会上那些抨击你的人为什么在我们社会中占了大多数,这明显与我国现实中的社会风气不符。他们攻击你的动机又何在?请你分析下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那只能说明他们太装逼太虚伪.他们攻击我来获得道德满足感.专制暴政和儒家文化无神论文化产生虚伪.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484638.shtml

Thursday, January 01, 2009

拿这些作新年愿望是不是有点“假大空”?